今天上午8时30分起的1个小时内,作为新民晚报夏令热线的嘉宾接线员,我接听了8个电话。
【接听内容】
在接听的来电中,有市民反映轨交中山公园站附近乱设摊扰民严重。打两辆出租车,起点和终点相同,结果车费却相差80多元,有市民怀疑碰上“克隆车”。
【来电综述】
工作人员告诉我,就在我接听热线的同时,夏令热线1个小时内来电量271个,接通198个,市民关注的前三类问题是违法建筑、公交线路营运、乱设摊。
【行业感言】
今年夏令热线特别“热”,市民来电量创历年之最。我认为,热线首先在解决市民“急难愁”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其次,市民来电投诉更多转向为对生活环境、城市整体环境的新要求。有些问题表面看是城市管理问题,实质是社会管理问题。第三,及时分类梳理市民来电反映的各类问题有利于政策设计和完善。
当然,尽管有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更高兴地是看到了解决问题、解决诉求的机制、体制在不断创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