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弄堂里马路边车站旁 摊贩见缝插针
定时间划区域持证照 尝试破解顽疾
陈杰 俞季昊 秦怡玮 黄菡彦
  乱设摊,是城市脸上的“牛皮癣”,一直名列“夏令热线”投诉“黑名单”前三。今年2月1日起,《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尝试用堵疏结合的办法探索顽疾的解决之道。

  镜头回放

  一条弄堂四五百个菜摊

  2008年7月,有居民向“夏令热线”投诉,万航渡路1384弄内挤着四五百个菜摊,居民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2010年8月,市民反映,轨道交通3号线金沙江路地铁站口天天处于自行车乱停放、黑“摩的”揽客和随意设摊等重重包围之中。

  现场探访

  马路菜场依旧一地鸡毛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当年“夏令热线”曝光的乱设摊地点回访。

  万航渡路1384弄弄堂内一地菜叶,水产摊主直接把水倒在地上,鸡毛、动物内脏随处可见。虽然附近有两个大型菜市场,但菜价比较高,所以弄堂菜市场依然红火。金沙江路站附近的情况并未改观。走出1号口,就像进了一个小集市:有卖水果的、卖小饰品的、卖臭豆腐烧烤的,各种摊位把人行道占得满满当当,吆喝声不绝于耳。

  热线追踪

  堵疏结合治顽症

  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也是乱设摊现象长期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今年2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提供了一种思路。市食安办副主任顾振华表示,希望对食品摊贩的管理,能够做到堵疏结合。所谓“疏”,就是在有关部门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摊贩持证上岗,规范食品摊贩的经营;而“堵”,就是对规定时间和地域之外活动的无证摊贩要坚决予以打击。他介绍,本市的一部分区域已经启动“堵疏结合”的管理手段,但在诸多方面还需要后续管理跟上。

  “夏令热线”接到的乱设摊投诉也都聚焦在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上,如果城管、工商、轨交、街道等有关方面能形成合力,探索长效机制,在考虑市民需求的同时,严厉打击无证流动摊贩。

  本报记者  陈杰  志愿者  俞季昊  秦怡玮  黄菡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家居装潢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人物专题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游击队”摊贩编入“正规军”队伍
市民期待小区设施与服务“升级”
夜排档浩浩荡荡驻扎武昌路
解决“急难愁” 夏令热线发挥作用
晒晒身边林荫道
行人走路犹如 “九曲十八弯”
弄堂里马路边车站旁 摊贩见缝插针 定时间划区域持证照 尝试破解顽疾
今日投诉
光启城承诺改进停车标识
市民投诉市容问题 有关部门做出整改
明日提示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9弄堂里马路边车站旁 摊贩见缝插针
定时间划区域持证照 尝试破解顽疾
2012-08-15 2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