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震荡走高
自2009年实施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国际油价已成为决定国内油价走向的风向标。近期,国际油价震荡走高。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已突破了4%的上调红线。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大幅下降、北海油田减产以及欧佩克原油产量减少是主要推动因素。另外,在8月31日召开的欧洲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释放出了进一步宽松的信号,令市场对宽松政策预期增强,也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目前,据卓创资讯、息旺能源等多家监测机构分析,截至9月5日,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为8.23%。
今年涨跌较为平衡
机构预测,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可能会放大至450元/吨或500元/吨左右,即93号油上涨0.35元/升或0.37元/升,0号柴油上涨0.38元/升或0.42元/升。
截至目前,今年国内汽柴油价已历经6次调整,3次上调3次下调。汽油累计涨1290元/吨、降1280元/吨,柴油累计涨1270元/吨、降1220元/吨,涨跌较为平衡。
从零售市场看,据油客网监测数据显示,各地加油站仍在加紧促销,不过优惠幅度有所缩水。最近一个月,上海市场的打折加油站数量下降明显,从141个跌至115个,打折幅度为0.05元至0.5元,目前上海市场93号油价格最低为7.06元/升。
新定价机制应尽快出
由于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调价的周期和幅度都较大,很容易造成油商囤油,以及油价涨多跌少的局面,因此,市场出现了缩短油价调整周期与幅度的呼声。
相对于此番成品油价格上调的讨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何时出台更是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对于新定价机制出台的条件曾作出表态:“油价高的时候,肯定不敢推出。但国际油价太低,低于我们国内石油的开采成本,条件也不成熟。所以要找个中间点,油价刚好能满足国内成品油成本。国际油价相对比较合理的时候,推出新机制比较合适。”有分析人士认为,预计今年四季度原油将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利于出台新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