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妈妈增速明显
孕妇通常在怀孕20周后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有调查显示,发达国家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5%,发展中国家为2.9%-8.8%,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妊娠糖尿病可分为两种,一种表现为糖耐量减低(IGT),即糖代谢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第二种则是指明显的糖尿病(GDM),这类患者的糖代谢多数在生育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
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均有危害。对孕妇而言,易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造成酮症酸中毒等;对胎儿而言,出现流产、早产、胎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畸形儿、巨大儿及低体重儿的几率增加,并可能有远期危害,因此必须重视。
三级守护积极预防
高龄、肥胖型产妇,或有过巨大儿分娩史、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都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尤其要加强预防。
定时孕检平时应该定期监测体重、胎儿的大小、胎心及胎动;在怀孕后的24-28周需要进行血糖筛查,如有异常,应做OGTT确诊;如筛查正常但又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应在32-34周再复查。
科学饮食遵从“少食多餐,少油盐脂,多高纤维”的原则。水果在两餐间吃,推荐黄瓜、番茄等低糖蔬菜作为替代,睡前可适当补充一些点心。全麦面包、谷物、豆类比普通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得更慢,帮助血糖在餐后不会升得太快,蔬菜中芋头、芹菜、竹笋、香菇、木耳和各种菌类膳食纤维都很丰富。
适量运动孕妇运动不应只局限于轻松的散步,还可经常做孕妇操,另外,增加一些上肢运动也能有效改善孕妇的机体代谢。运动前要有热身运动,结束时也应再做一些更轻微的运动,逐渐结束运动。孕妇运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或太短,一般在20-30分钟内较为合适。刘军(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本版图片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