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好给孩子一个拥抱
专家为心理干预支招
惠晓霜
  心理专家说,枪击惨案可能严重损害儿童心理健康,父母必须采取正确措施,包括尽量不要让孩子获知案件新闻报道,以合理方式抚慰孩子的忧虑情绪,不要过度流露内心感情,最好给他们一个拥抱。

  阻“二次恐怖”

  纽约儿童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家霍华德说,年龄很小的孩子收看新闻后可能会误以为这类事件一次又一次发生,因而会非常害怕。

  耶鲁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卡兹丹说,“9·11”袭击后,一些儿童虽然没有亲历袭击,却收看了过多新闻报道,从而心理严重受创。“就这类孩子的情况出现一个新术语:二次恐怖,即一些儿童因受大量报道影响,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纠“联想逻辑”

  霍华德说,儿童有“联想逻辑”,认为如果这会在一间教室发生,就会在另一间教室发生。父母应该以确定口吻告诉他们,警察和老师已确保学校安全,这类事极少发生。

  心理学家贝塞尔建议,与7至12岁的孩子交流时,“如果孩子说害怕,最糟糕的就是答‘没什么好怕’。应该告诉他们,我们会保护他们,已经把坏蛋都抓住了”。

  面对12岁以上青少年,应积极交流,询问他们如何看待案件起因和如何预防,同时可让他们参加社区活动或慈善活动。

  防情绪失控

  专家要求父母,回答孩子问题时不要过多表露自己的感受。贝塞尔说,父母可以表露难过、忧虑和同情,但如果哭泣、怒气冲天或无法控制情绪,可能影响孩子的反应。

  如果父母不能控制感情,应该向其他成年人倾诉,同时不能让孩子听见对话。

  专家认为,言语不一定是安抚孩子的最佳方式,可以按照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言,“把孩子们抱得更紧一些,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

  惠晓霜 (新华社供本报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社会新闻
   第A04版:目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埃及宪法草案公投开始举行
希拉里因病晕倒 撞头造成脑震荡
不少警察见过的最恐怖现场
遇难小学生有人身中11枪
受欺诈失信指控 以色列外长辞职
白沙瓦机场遇袭 致50多人死伤
最好给孩子一个拥抱
法国作战部队 从阿富汗撤离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07最好给孩子一个拥抱 2012-12-16 2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