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朱良才与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朱良才与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2013年01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中老照片背后的故事(3)
朱良才与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朱新春;周郁文
■ 朱良才(中,端碗者)给戎冠秀敬酒 周郁文 摄
■ 群英大会后,朱良才将缰绳递给“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汪洋 摄
  文 / 朱新春  摄 / 汪洋 周郁文  这是1944年2月,晋察冀军区在战时召开的边区群英大会留下的一组真实的、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中,一个脖子上围着白毛巾、肤色黝黑、脸上布满皱纹,实际上刚刚四十多岁的普普通通的山村小脚女人,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隆重的边区群英大会上,不仅得到特殊的嘉奖,还由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的朱良才亲自颁奖、敬酒、敬礼,并为骑在骡子上的小脚女人牵缰缓行,接受子弟兵的夹道致敬。这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恐怕也是不多见的!而这个小脚女人就是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1939年秋,朱良才从三分区调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任副主任。1940年7月,主任舒同调离(去山东),朱良才代主任。1944年春,朱良才正式担任政治部主任直至1946年。这期间,他积极主动地协助聂荣臻司令员兼政委的工作,为创建晋察冀“模范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晋察冀军区的政治工作,更是搞得有声有色,富有创造性。为了开好群英大会,朱良才做了尽可能详尽周到的准备。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细致,群英大会开得隆重、简朴,很是成功。为树立样板,学习典型,进一步推动边区的全面建设,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酝酿选拔,大会还向全边区军民突出地推出了不同系统、不同类型、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不同典型。并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军区司令部、军区政治部、边区行政委员会暨边区抗联的名义发布命令,授予邓世军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的称号,授予李勇边区爆炸英雄的称号,授予戎冠秀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的称号。

  三个模范、样板、典型的树立和宣传推广,极大地推动了边区军民学英雄,做模范,争先进,进一步开创模范抗日根据地新局面的群众运动。

  这次群英大会,不仅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对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和全国人民的抗战,也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与推动作用。而在这次群英大会中被树立的唯一的女模范,也就是照片中的女主人公戎冠秀,她连续六年担任河北省平山县下盘松村妇救会主任,早已是远近闻名的拥军模范了。她带头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部队;动员村里的妇女支持丈夫、儿子参加八路军;鼓励全村多交、交好的公粮;积极带头为子弟兵做军鞋;组织妇女将负伤的八路军,从战场上用担架抬到后方医院……一切支援八路军打日本鬼子的后方保障工作,她都积极主动,尽心尽力。

  1943年秋天,日本鬼子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长达三个月的秋季大“扫荡”。这期间,戎冠秀又是带领村民在大山里反“扫荡”,又是支援八路军的作战行动,还克服重重困难,直接将一个“打摆子”(患疟疾)掉了队的八路军伤员,藏到鬼子搜不到的石崖上。

  这天,已经连续忙活了好些日子的戎冠秀,照顾完伤员后正在为部队推碾子磨面做干粮,发现用担架送来了一名和日本鬼子拼刺刀、身负六七处伤的伤员。由于伤势太重,伤员就如同死了一般,一动不动地待在那里一躺就是好几个小时。天渐渐暗了下来,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的戎冠秀,主动找到兵站站长,要求照顾这个素不相识的八路军战士。

  山区的秋夜已经是凉意很重了。当戎冠秀看到那个伤员一只脚上既没穿鞋也没穿袜子时,就一路小跑折回家,翻箱倒柜,最后从她女儿的棉衣襟里撕下一大块棉花,又抱上一床被子,回来给伤员盖上被子,用棉花给伤员裹好光着的脚。待了好一会儿,伤员仍是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丝毫也不动弹。戎冠秀琢磨着,光这样待着不是办法。于是,她烧了半碗开水,用嘴慢慢地吹温,给不省人事的伤员喂水。可水都顺着毫无反应的伤员的嘴角流走了。她担心,伤员滴水不进,肯定是救不过来了。于是,她找人来帮忙,一起将伤员的身子和头扶了起来,靠在自己的怀中,像照顾自己的亲生孩子那样,耐心地、慢慢地给伤员喂水……费了很大的劲,两个人才将小半碗水给伤员喂了进去……不一会儿,细心的戎冠秀发现,伤员的嘴角微微地动了一下。心中一喜的戎冠秀,赶紧又烧了一碗开水,慢慢地给伤员喂了下去。然后,又热了一碗豆浆,也慢慢地给伤员喂了下去……几分钟后,依然紧闭双眼的伤员,竟然能蠕动着双唇,声音微弱地说出一个“喝”字了。

  就这样,经过大半夜的抢救与精心护理,伤员终于慢慢苏醒过来。戎冠秀这才知道:这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由于连续战斗且负伤在身,已经整整五天五夜没吃没喝了。

  1944年2月,在边区群英大会上,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代表聂荣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克代司令员、程子华、刘澜涛副政治委员,亲自将写有“子弟兵的母亲”,并贴着戎冠秀的半身像的大红的光荣旗赠给戎冠秀,还在大会上号召边区全体女同胞、全体人民向她看齐,广泛开展学戎冠秀拥军运动。

  同时,朱良才还代表军区和边区政府,向戎冠秀赠送了银牌、布、铁铣、犁、镐、奖金和一头栗色大骡子。朱良才在所有参加大会的代表的热烈欢呼声和掌声中,亲自将骡子的缰绳递到戎冠秀的手上,让戎冠秀骑到骡子上,由他亲自牵着骡子的缰绳,接受全副武装的八路军指战员的夹道欢呼。

  由于群英大会的召开在根据地是一件“头等大事”,所以,搞好宣传报道也是一件“头等大事”,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科科长沙飞、画报社副社长石少华、抗敌剧社副社长汪洋根据朱良才代主任的指示和亲自部署,将全科人马和有关人员作了分工,有的负责导演,有的负责拍摄,有的负责维持秩序,有的专门负责抢拍随时出现的新闻镜头……所以,这组照片,是分别由几个人拍摄的。大会中,汪洋拿着沙飞的德国名牌照相机,担任了“主摄影师”,拍摄了朱良才向戎冠秀赠送骡子、与骑在骡子上的戎冠秀握手并为她牵骡子以及告别时,朱良才代主任代表军区领导和子弟兵向戎冠秀敬礼的几张照片;在庆功宴上,朱良才向戎冠秀敬酒的照片,是摄影科的周郁文抓拍的;而戎冠秀给八路军伤员喂水的照片,则是石少华早先在现场抢拍下来的镜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这一幕幕历史的精彩,永久地保留了下来。

  群英大会后,戎冠秀的模范事迹迅速传遍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由沙飞、石少华、汪洋、周郁文等人拍摄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向“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赠送锦旗与骡子、敬酒、敬礼、握手、牵骡子和戎冠秀为伤员喂水的照片,也成为抗日战争中的经典照片。如今,这几张照片依然被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纪念馆、博物馆和纪念画册、纪念物广泛、反复使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观点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7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春运直通车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民生上海·浦东篇
   第A26版:民生上海·浦东篇
   第A27版:民生上海·浦东篇
   第A28版:民生上海·浦东篇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6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市场之窗
   第B19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0版:市场之窗·评比
军中老照片背后的故事(3)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B08军中老照片背后的故事(3) 2013-01-30 2 2013年0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