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咙以后怎么办呢,说一千道一万,取出来或吞下去就完事。话说我因为一根鱼刺去医院,在那耗费四个小时,回到家想想委屈,发了条微博,内容似乎没什么不敬。没有埋怨医生,也算不上大牢骚,不料反响巨大,第二天报纸上竟然有了一条“作家叶兆言被鱼刺卡 在医院耗4个小时救治”的新闻,占了不小的一个版面。
“救治”二字触目惊心,很多人打电话询问情况,为让大家看清楚,我把这条微博再抄一遍:
“喉咙口卡一根小鱼刺,去医院,几分钟的活,竟然耗了四小时。人有时真是无助,尤其被喷过麻药,你得经历一个漫长的等待。担心药劲会过,医生说没关系,能管二三个小时。面对这样的医疗现状,还有什么话可说,只能求老天爷保佑,以后吃鱼要小心,最好别吃鱼了。”
小小一根鱼刺,和一条微博联系在一起,便有了很大动静。其实我很少玩微博,原因简单,一是太费时间,一是不习惯与网友互动。网友的反应常出乎意外,这一次,绝大多数是关心和问候。看来卡鱼刺并不稀罕,有人同病相怜,说自己犯过五次类似的错误,有人说他在医院耗的时间比我更长。
有网友热心支招,出的点子让人忍不住要大笑。比如一位就说:“叶老师,有个建议不许生气哈~被鱼刺卡了可以就近去宠物医院,那里的医生也能干这个,主要是免了赶路和排队之苦。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老实说这建议真不错,比老生常谈的喝醋咽馒头吃韭菜强多了。小平同志早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解决问题,去哪都行。
在网民中,总会有几位比较容易生气,有人在我微博中看到了对医生的埋怨,说你一个作家就有理由不排队吗,名人就可以搞特殊化吗。其中最强烈的一条,“叶大作家惟一现在变得‘面目可憎’的是,不能免俗被时代裹挟,变得神神叨叨的像个大妈,愤恨这讽刺那的,尤意犹未尽!!叶作家要‘一句顶一万句’,男知识分子话多不好。”
俗话说话多必失,有时候,话不多也会有问题。很多人都说,网上绝不是个讲理的地方。难得微博上说几句闲话,一百多字,就变得面目可憎,好吧,以后尽量少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句不如少一句。不过话说回来,说了也就说了,真当个大妈,又怎么样。
微博本来是让人随便说话,有些话,据说不让说,说了也会删。我不太明白,真有人比网管还更操心,他们删不了你的微博,却喜欢动不动跳出来,不问青红皂白,一通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