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筑流感防线
程霜
  每年冬春之交都是我国流感的高发季节。今冬,我国已发现多例流感病例,且临床检验证实多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亦发现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资料显示,美国今年遭遇了近10年来最大的流感疫情。病毒几乎覆盖全美,造成多人死亡。

  春天里,防治流感依然不可松懈。日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礼贤教授就流感与感冒向一线医务人员进行了深入解读。

  流感一般起病急骤,有38℃以上高烧,头痛、寒战、肌肉痛、咳嗽和咽喉痛、耳痛、虚弱,全身不适1-2周,并发肺炎等,多见全身性表现。

  普通感冒以局部(鼻腔和咽喉)表现为主,渐进性发展,常为低热,有喷嚏、鼻腔充血、鼻塞、咽喉痛,病症不严重,康复快。

  与普通感冒不同,目前已有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流感患者只要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大多不再需要对症治疗,也就是说,不再需要使用如解热镇痛、缓解鼻黏膜充血、抗过敏、止咳等药物。如果使用,应提高针对性,不一定都用复方制剂。2004年我国流感病毒耐药率高达73.8%,流感病毒耐药问题应引起重视。何礼贤教授还指出,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即Reye综合征相关,偶可致死。

  凡传染性疾病的流行都有三大传染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流感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这些人群日常都需做好全面防护,勤洗手,多饮水,注意劳逸结合。何教授特别提醒各级医疗机构的一线医务人员要做好自我保护。每天接触众多患者,同时要提防院内感染,医务人员也是流感易感人群。医务人员免受流感病毒的侵扰,将为人们构筑又一道流感防线。   程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热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社会与法
   第A23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医苑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力争可控不加剧
构筑流感防线
不明骨痛要查查血
如何适应佩戴助听器
房颤需积极抗凝防脑中风
结节会是甲状腺癌的“前奏”吗?
超声刀辅助肿瘤治疗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4构筑流感防线 2013-03-11 2 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