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上海松江新城的泰晤士小镇中,会产生一种错觉:我这是在哪儿呢?不用说,肯定是在英国某个小镇。因为无论从建筑风格还是文化氛围上说,泰晤士小镇都是非常英伦的,有人甚至说,它比英伦更英伦,道理就在把那么多体现典型英伦元素的建筑集中在了一起,这在英国也是少见的。这也是当初规划和建造时,泰晤士小镇广受好评的重要一点。
去年被朋友撺掇到该地游览,并且参观了图书馆和美术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其周边的英伦气息之浓郁,尤其感到惊讶。但惊讶之余,总感到缺少点什么。至于缺少的究竟是什么,一时琢磨不透。
今年春节之后,又去泰晤士小镇看朋友的画展,无意间发现,在一个街口,出现了一家极其漂亮的书店。书店的名字也好听——钟书阁。当然,它的建筑风格仍然是英伦的,只不过设计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些许现代艺术的语汇。我一下子感到,过去感觉所谓“缺少”的东西,正是一家书店,一家英国式的书店。在英国,你无法想象缺少了书店的英国会怎么样,现在齐全了,人们感觉舒服了。
走进店里,马上就可以体会“钟书”的含义,两层楼面,上上下下、四面八方都是书,连门厅的地下(铺着玻璃)、楼梯一侧等等,都放着书,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书店自然要营造满目皆书的视觉效果,但这里所有的大空间都被分隔成一间间带有不同主题的小书房,显得非常精致,体贴。而且每个房间设计都很独到,富有艺术气息,令人产生在大英图书馆阅读的错觉。讨论室、小画廊、写作室、咖啡室等休闲区都被安排得周到而合适,很有节奏感。它被读者称为“最美的书店”,看来是当之无愧的。
据书店老板说,他设想中的“钟书阁”,“应当是为真正的读书人、爱书者开的书店,它不仅要唤醒读者对新华书店的站读记忆,更要将书店和书房联系起来,创建那种闲适但愉悦同时被书海所包裹的阅读体验,让公共书店具有私人书房的自在和自由。”说得好啊!
“最美的书店”开在如此偏僻、人流不多的地方,会长久吗?我不由为它担心起来。真希望这样美丽的书店多开些,开长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