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通过实验发现,随着高楼楼层的变化,PM2.5浓度值变化与高楼楼层关系并不大。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近地面细颗粒物PM2.5的分布比较均匀,其浓度值随楼层变化差别不大。
专家:PM2.5分布较匀
在各大房产论坛,关于“扬灰层”的购房咨询屡见不鲜。“买房子选楼层时,最好不要买9楼到11楼的扬灰层,这里空气是最脏的。”——这样的购房建议充斥在各大房产论坛里,9到11层被网友称为“黑色楼层”。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该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他介绍,因为PM2.5粒子很小,颗粒物本身沉降的作用比较小,不像大颗粒物受重力的影响大。在空气流动较好、上下混合比较好的时候,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不存在9-11层细颗粒物比较集中的现象。
北大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光也表示,细颗粒物PM2.5在近地面对流层混合比较均匀,“一般越往高空走,颗粒物浓度会降低。但高度会很高,至少离地面200-300米的空间里,浓度不会有大的差距。”谢绍光介绍。即对于一般高楼而言,没有所谓“扬灰层”一说。
实验:各楼层相差不大
4月23日14时许,记者在北京海淀区北四环附近选取一居民楼A,用TSISidePaKAM510个人气溶胶监测仪做实验。该楼高26层,其楼房朝北一侧,楼道的窗户挨着马路和一处建筑工地。在该楼选取1、5、9、10、11、15、20、26层测量PM2.5浓度,每个点测量时间为5分钟,在浓度最高与最低值中间取平均值。
4月23日15时许,在北京海淀区北四环附近选取一居民楼B,用相同的监测仪做实验。该楼高24层,其楼房四面没有马路,周围绿化较好。在该楼选取1、5、9、10、11、15、20、24层测量PM2.5浓度,选该楼10层和1层测量PM10浓度,每个点测量时间为5分钟,在浓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中间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相较于实验1,实验2中的居民楼PM2.5浓度整体偏低。王庚辰认为,空气质量与建筑物周边环境有一定关系。马路旁的居民楼PM2.5比小区里的浓度高,这主要是受交通状况的影响。
实验2中,10层比1层的PM10浓度少6微克/立方米。王庚辰表示,PM10相对PM2.5,虽然颗粒会大一些,但是其重力沉降作用依然小,所以只会在低层地面浓度相对高一些,其他更高层的分布依然均匀。
王庚辰认为,PM10在近地面、道路两旁有时浓度会比较高。他分析,如果在道路两旁,交通活动比较频繁,一方面是汽车尾气排放,另一方面容易扬尘,“这些扬尘不会到很高的地方,扬起来后很快因重力作用沉降。”王庚辰表示,如果没有挨着马路,PM10随楼层的变化也不大。
谢绍光认为,一些粗颗粒物由下往上浓度可能逐渐降低。比如TSP(总悬浮颗粒物)这种粗粒子,“就是掉在家里地板上的灰尘,如果楼层高就掉落少,楼层低就掉落得多。不过影响不大,因为粗粒子不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
实验2中的居民楼四周绿化较好,有人认为由于有绿色植被吸附作用,一些低楼层空气更好,高层反而更差。王庚辰认为此说法不科学。“空气是流动的,不提倡说哪一层干净,哪一层脏。” 新京报(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