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促进经济
按照缅甸通讯邮电部的方案,SIM卡每张定价1500缅元(约合2美元),首批投放35万张,以后按月补充。此前,一张手机SIM卡在缅甸售价150美元至400美元,约为工薪阶层月工资的2至3倍。
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000美元的缅甸,价格不菲的手机和SIM卡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奢侈品”。缅甸6000万人口中有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约400万部,其中手机约300万部,普及率仅为5%。
亚洲开发银行顾问戴维·布彻认为,让老百姓负担得起的移动通信网络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参与投标
除扩大手机用户外,缅甸政府还计划引进两家运营商,目前已开始国际招标。业内人士说,中国移动与英国沃达丰-空中联系通信公司联合向缅甸电信运营商招标评估及遴选委员会递交初步申请。
来自缅甸国内外的80多家企业申请这两张期限为15年的运营牌照,遴选委员会已经筛选出12家有实力的企业。预计缅甸政府将于今年6月宣布招标结果。
眼下缅甸仅有两家国内运营商,即国有缅甸邮政电信公司和公私合营雅德娜蓬电信公司。缅甸邮电公司处于垄断地位,拥有绝大部分手机用户,后者是主要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缅甸通讯邮电部2011年公布“五年通讯发展计划”,宣称将在5年内增加3000万部GSM制式手机。换言之,届时平均每两人将拥有一部手机。
缅甸电信业和网络都尚处于起步阶段。缅甸开放电信市场,吸引了全球运营商的目光,很多国外企业对这个大“蛋糕”深感兴趣。
发展计划面临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缅甸发展电信业面临严酷现实的挑战。首先,手机通话质量和信号覆盖率低,互联网网速慢、断网率高;其次,CDMA和GSM等多种制式的手机并存,但都未发展到正常理想状态;第三,缅甸约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购买手机消费和普遍使用互联网。
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出租车司机凯苏林说,他每天收入只有4500缅元(约合6美元)。凯苏林担心,即使能够摇中一张SIM卡,他可能也没钱购买手机。 张云飞 史先振(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