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界”中,人们能最强烈感受到的便是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对光影的痴迷沉醉。他说情怀是他作品的生命,而光影则是搭载他理想和情感的航船。
“摄界”,始于二十年前的西藏。“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一个人走在定日崎岖的山路上。这是海拔5000米的喜马拉雅,漫天风雪中飘着的经幡,指引着我艰难前行。伴随我蹒跚步履的,除了弥漫的风沙和雪花,还有咔嚓咔嚓的照相机快门声……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用镜头,跟这个世界对话……”这是刘沙的摄影独白。
二十年中,“摄界”从喜马拉雅起步,咔嚓的快门声陪伴着他游历世界。在北极圈苍茫的冰原上,仰望着拉普兰湛蓝色的苍穹,他捕捉到了天边的那一抹红色,作品《拉普兰北极圈内》成就了刘沙在北极圈里唯一的一次对阳光的守望。在法国绵延千年的“寻酒之路”上,他沿着酒农的足迹,踏访着葡萄园。作品《阿尔萨斯的寻酒路》是刘沙作品中对光的运用比较经典的一张。作品虽然只有黑和金黄两种颜色,但整个画面却显得色彩浓郁又斑斓,一抹夕阳被用镜头语言解读得生动有趣充满诗情画意。
刘沙的作品守望的不仅是阳光,更是情怀。他用了五年时间拍摄酒庄,是为了寻酒追梦;他拍华沙,弥漫在他镜头里的是肖邦的精神和音乐;在布拉格,他无限地寻访着斯美塔那、卡夫卡和米兰·昆德拉这三位捷克人的心灵归宿。凌晨三点他独自站在查理大桥上等待朝霞,作品《布拉格查理大桥》见证了他的这份情怀;在加利福尼亚的纳帕山谷,他清晨来到海边,在雾霭和霞光里拍摄著名的鹰冠庄园,作品《加利福尼亚的纳帕山庄》便是他在用镜头向人们讲述林肯的故事……
在“摄界”,阳光里透出的是诗意,空气中弥漫着闲适……绵延的流淌的是山是水,更是情感和生命,他的每一声咔嚓都充满着情怀。
(刘沙摄影展“摄界”将于5月5日至15日在外滩22号举办) 家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