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独自在淮海路光怪陆离的橱窗边上流连忘返时,忽然想和艺术约会,于是兴趣盎然地去看十年老情人上海双年展,今年的主题“重新发电”,期待着能和他再来点电。踮着细高跟鞋,仔仔细细地看完听完了所有的展品,却怅然若失,感觉老情人多了几分左手握右手的熟悉,少了几分惊鸿一瞥的激动。
双年展这个老情人曾是个时髦的小伙子。他总显得最流行、最时尚、最前沿似的。他也足够敏感,懂得与我这样的文艺女性寻求心灵共鸣。他也足够现实,知道普罗大众在生活中的期待。
但双年展一直都不太“好看”,不好看的原因是他太时髦而去审美化,把所有的当下时髦的都堆在身上的时候,就不帅了。不过像我倒是喜欢他有个性的风格,原谅了他的不帅,因为更欣赏他的内涵。当代艺术理论的奠基人丹托是个哲学家,他把艺术分为三类:一是以古典艺术为标准的自然美,二是以现代艺术为标准的形式美丽,三是以当代艺术为标准的第三领域的美,是指精神的美好、人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如果这个小伙子足够有思想,我就可以忽略他的长相,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只感受心灵愉悦。
只是今年,这个小伙子对我讲的故事和10年前的都差不多,听上去有点索然无味。是我对老情人要求太高了么?
上海双年展竟然和我相识10多年了。10多年过去,就算是帅哥也不能仅凭耍耍酷就能让我心动了。
那个当年意气风发的帅哥,现在看上去有点迷茫,有点没落。我想约他去逛逛街,让他看看,在那些世界名牌的橱窗里,能看到每两周一次的更新。它们没有以艺术自居,它们只是商品,但更了解也更善于勾惹当下人们的心跳。它们像绅士那样尊重和体察我,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魅力,说着体己的话儿,顺带让我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来。你不需要像它们那样察言观色对待我,但也别总是老一套玩深沉,姐姐我不是当年没见过世面的黄毛丫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