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豫园庙会,仿佛瞬间“穿越”到过去的那些年,先逛逛上海老百货铺子,一起追溯国货兴起的源头。老旧的玻璃售货柜里堆满了各色经典国货商品:百雀羚、友谊雪花膏、裕华香皂、蜂花、牡丹、六神、美加净、龙虎牌风油精、金刚钻发油、蛤蜊油、马油、回力球鞋……“嗞啦“一声,售货员用大夹子夹住钱和票据,通过头顶的钢丝轨道传到收银台,账房先生把算盘一拨拉,把找头再用夹子回传到柜台,重现那时候的百货店里飞来飞去收钱的场景。
逛过百货店,该是下午茶时间。那些年的上海一直是文化繁荣之地,张爱玲、徐志摩等文人墨客笔下的上海更是时尚细腻。那些年,最文艺的生活就是捧一杯咖啡,读一下午的张爱玲。
“夜上海”的歌声飘过来了,在豫园中心广场舞台上,《夜上海》《花样年华》《南屏晚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老上海经典歌曲将天天唱响。
那些年最“克勒”的事!就是在上海话里蹦出几个英文词了。“混腔势”、“轧朋友”等许多沪语俚语中都有英文单词的音译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