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脚下泥巴
  季颖

  不知为什么,在看美国女作家安妮·普鲁的短篇小说集《近距离——怀俄明故事》时,脑子里常出现中国山西作家曹乃谦的名字——这二位差得实在有点远,但我执拗地认为,他们确有几分相似:莫非因为他们笔下写的都是穷乡僻壤或者边远山区?写的都是粗鄙却又朴实率真的草根?

  安妮·普鲁,读者不一定熟悉,倘若告诉你,她是电影《断背山》原著的作者,恐怕很多人会说“哦,原来是她。”曹乃谦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曾做过装煤工和警察的他,38岁时因为跟朋友打赌才开始写小说,如今被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评为下一个最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安妮·普鲁的怀俄明故事,不只有《断背山》杰克和恩尼斯缠绵至死的同性之爱。也有《半剥皮的阉牛》里,富足安逸的老牛仔梅罗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恋恋风尘。还有《脚下泥巴》中,痴迷骑牛运动、用拼死一搏却换来观众嘲笑与嘘声的戴蒙德,记忆中不为人知的隐秘伤痛。那些故事、人物,波澜不惊,可读着读着,他们便进入了你的世界,一身泥土,还有体嗅。曹乃谦用《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温家窑风景》,揭开晋北山村粗粝苦难的农民生活,让绝大多数城里人无法想象。他说:“食欲和性欲这两类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欲望,对于晋北地区的某一部分农民来说,曾经是一种何样的状态。我想告诉现今的和一百年乃至一千年以后的人们,你们有些同胞你们有些祖先,曾经是这样活着。”

  阅读是私人化的活动,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并不排斥《中国合伙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的热闹,也庆幸能看到毫无交集的大洋两岸作家把视角不约而同伸向最底层的民众。都市生活久了,最大的感受之一,是脚底下几乎沾不到什么泥巴,以至于忘记了我们来自哪里。

  感谢总有那么一些特别的文艺作品、纪录片,以及新闻报道,让我们日常视线之外的人群,不至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马悦然说:“温家窑离我瑞典家乡有几千光年的距离。虽然如此,我深深地感觉到那山村的居民,都是我的同胞,都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在同一个苍天下。”而我觉得,时常读读这些作品,久不沾染泥巴的双脚,能走得踏实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旅游资讯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市场之窗
   第A23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A24版:家电/市场之窗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三把大火能否烧醒监管神经?
脚下泥巴
“大黄鸭”的奇幻之旅
“限速”有争议可多听民意
山寨大黄鸭
关爱儿童是社会底线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脚下泥巴 2013-06-04 2 2013年06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