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葛从云南带回鲜花饼,那香香甜甜的玫瑰花馅,激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0世纪60年代初,在安徽,我们搬进了农场新建的红瓦砖房。这是三排平房,搬进去的时候连电灯都没有,可这红房子在我们眼里够气派,经过几年的经营,愈发显得别有情趣。
我家,前门一棵砀山梨,后门一棵水蜜桃。东侧栽着一架葡萄,西侧种着几棵玫瑰,中间还有两棵香椿树。俨然一个殷实的农家小院,而邻居之间只是象征性地种些木槿之类的灌木作为隔断,并没有像样的院门。屋前200米处,还有一块自留地,种着山芋之类的五谷杂粮。
春天,香椿拌豆腐、香椿炒蛋色香味绝佳。初夏,妈妈精心地将玫瑰花制成玫瑰酱,装在瓶子里慢慢享用。夏日里,白里透红而硕大的水蜜桃,咬一口汁水横溢。秋天,先是紫色的葡萄登场,酸酸甜甜。接着是黄亮的砀山梨,酥脆爽口。到了金秋十月,则收获山芋。一时吃不完的山芋,被扎成一串串的挂在屋檐下。除了充作粮食,我们会用煮熟的山芋,切成条、片,晒成山芋干;或将山芋泥用饼干桶的盖子做成山芋饼,考究时还撒上芝麻;再就是打磨出白白的淀粉,当凉粉拌着吃,这些都是我们冬日里最好的零食。
红房子东面不足百米是一条叫做“黑沟”的小溪,那清清亮亮的溪水被人们用来洗洗涮涮。夏天,这里是我们玩耍的好地方。日后,我在上海市公安局系统的游泳比赛中夺得冠军,最初应该就是在这小溪中扑腾出来的。小溪对面那一排油桐树,则是我们猎奇探险的好去处,小伙伴们各显神通,在树上开辟穿行通道,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全程脚不沾地。小溪边飞舞着无数的蜻蜓,有宝石蓝的、翡翠绿的,还有丝绒黑的等等,不断地充实着哥哥那几个木盒子里的标本。入夜,萤火虫陪着我们数星星,蛙鸣声则伴随着我们渐入梦乡。
虽说从小就随父母离开了上海,可是皖南的山水,给予了我们健康的体魄、聪敏的才智和良好的心态。那时候,我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什么绿色、天然食品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叫低碳环保,什么是生态平衡,可是我们最充分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
童年的生活是玫瑰色的,童年的烙印是洁净而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