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鲁迅中学柯桥校区高二(10)班
随着国际信息交流的加速,“山寨”一词被越来越多地提起。我们猛然发现自己生活在山寨的海洋中:手机有山寨的,电影、电视剧有山寨的、各档节目有山寨的,连听的歌曲都有从国外山寨来的。山寨范围广泛,国内外都有,但凡取得成功的,必然免不了山寨跟随。似乎所有制造者都在忙着山寨而无暇创新。
虽然“山寨”一词总能让人有不好的印象,但在生活中确实有许多山寨有了成功。仿造美国《老友记》创造的《爱情公寓》有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率,号称中国“iphone”的小米手机有了非凡的销量,部分从日韩翻拍的电视剧有了广泛的观众,从荷兰引进的《中国好声音》一样引起了热议……这些事例的成功,更为山寨的进一步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些层出不穷的抄袭仿造后面,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创造。当年《少林寺》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功夫的热潮,却在李安《卧虎藏龙》之后戛然而止;张艺谋的《英雄》亦曾抵制汹汹国外文化之势,开创了中国电影一方天地,却又旋即淹没在欧美大片之中;再也没有邓丽君、林青霞的一代经典,只有娱乐舞台上“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转瞬即逝;再也没有为拍《红楼梦》让演员涵养三年的气质。山寨拼的是速度,谁抢在前面,谁分到的蛋糕就越大。
但山寨真的是最佳选择吗?分析山寨的成功品,不难发现,这些产品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照搬照抄,而是融入了相应的中国元素,使它比原产品对我们来说更有可选择的独到之处。而例如《潜伏》《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国产创意产品,同样全凭一己之力获得了成功。
成功需要创新作为支撑。模仿是必要的、有效的,但潮流是变化的,新意是不断涌现的,若总是跌跌撞撞地跟在别人之后,享受的永远是变了味的换代产品、残羹剩饭。世界在变,人们追求的是优质生活,当年诺基亚独霸的手机天下,不也被苹果步步为营,最终获得了优势份额吗?成功最终仍是创新,而创新的背后是坚守。创新没有山寨的速度,却有山寨没有的高度!
印度的宝莱坞,连名字都像是山寨的,在成功之初大量模仿了好莱坞的创作风格,但如今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吸收印度本土文化,开创自己的风格。
山寨的盛行,显然侵害了正版的利益。无论正版当初费了多大的力气,山寨依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易与之抗衡,久而久之,无人愿意再费心制造创新,山寨也就越来越盛。
山寨归根结底,依然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如何才能有健全的创新型的人才,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