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伊朗核问题“噩耗”频传,不论是伊朗与六国的对话,还是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对话,都以失败告终。推进解决伊朗核问题,至少有三大疑问有待解答。
帕尔钦军事基地究竟发生了什么
帕尔钦军事基地问题是伊朗核问题的首要疑点。
国际原子能机构曾有报告说,伊朗在帕尔钦基地可能进行过与核武器有关的爆炸实验。尽管伊朗坚持说帕尔钦基地只是一个普通军事基地,与核活动没有关联,但国际原子能机构一直要求进入该地区进行核查。
由于对帕尔钦基地的核查要求已经超越了伊朗所签署的核保障监督协议,因此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需要就此达成一个新的核查框架文件。双方已为此进行了一年多的对话,但始终没有进展。帕尔钦基地的疑点也因此始终无法得到澄清。
近期,国际原子能机构掌握的卫星图片显示,帕尔钦基地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改变。西方怀疑,伊朗正对此地区进行“证据清理”工作。而伊朗称,当地只是在进行正常的设施建设。
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纳克茨对此表示忧虑和无奈。在经历了两年外交努力后,他不得不承认,即使核查人员现在进入该基地,可能也难以找到任何有价值的“证据”。
核查所依据情报是否来自于西方
伊朗方面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信息来源一直表示怀疑。伊朗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苏丹尼耶说,西方国家向该机构提供西方间谍机构没有任何依据的情报,试图以此来干扰该机构的工作。他说,在西方干扰下,核查问题已经被政治化,国际原子能机构不应依靠这些误导性情报来对伊朗进行无止境的核查。他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始终拒绝向伊朗提供这些情报的具体材料,这也是伊朗无法与该机构进行有效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根据伊朗所签署的核保障监督协议,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进行核查的范围有限,因此只能依赖于西方情报机构提供信息。
西方国家下一步还会有哪些对策
自2012年以来,为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态度软化,西方对其采取了空前严厉的制裁措施,包括实施石油禁运。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经济命脉,因此石油禁运被看做是制裁伊朗的最有效手段,但禁运措施并没有使伊朗“服软”,伊朗反而还加快推进核计划。目前来看,西方在制裁伊朗方面能打的牌已经不多。
鉴于伊朗将于14日举行总统选举,有分析认为,西方现在主要把伊朗核问题出现转机的期望寄托在新上台的伊朗领导人。不过,从目前伊朗大选形势看,保守派占据较大优势,因此西方的算盘很可能会再度落空。
新华社记者 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