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本版列表新闻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国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国友
     
2013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经贸关系 合作超过摩擦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国友
  习奥会已经完满落幕。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彼此关切的若干重大议题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和以往任何一次中美两国元首峰会一样,经贸议题继续成为焦点。在涉及中美经贸关系的会谈中,两国元首既有对本国经济政策的阐述,也有对对方经济政策的期待,更有对开展两国经贸合作的展望。可以预见,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未来双边关系总体框架内,两国的经贸关系会矛盾与合作并存,其对中美整体双边关系的影响会进一步提升。

  摩擦

  在2007年一2011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美两国为应对危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经贸关系合作,人民币汇率和知识产权争端等一些传统性摩擦被搁置,这对于稳定两国经济发展以至全球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危机过后,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中的摩擦点有所增加。超越具体的经贸议题纷争,总体上,中美两国在以下四方面存在着矛盾。

  对对方投资环境的抱怨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资企业对中国的营商环境多有指责,不少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对待美资企业不如以前“友好”,在华投资环境总体恶化。中资企业对于在美国投资有着类似的感觉。华为、中兴和三一等中资企业近期对美国的投资或被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绑架,或被国家安全的名义拒绝,更不要说数年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失败。

  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忧虑中国认为美国不断高举“反补贴”和“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对中国输美产品进行了不尽合理的调查以及后续的关税征收。并且,美国还滥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中国产品提出诉讼。美国同样认为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包括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各种隐形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让美国产品受到了歧视性待遇,影响了美国产品对华出口。

  对承诺履行情况的怀疑在中国的不断要求下,美国曾多次承诺要放松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控制,同时也曾数度承诺要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事实证明,美国在中国的这些重大关切方面没有言行一致,并未做出实质性的政策调整。中国因此对于美国的承诺履行情况较为怀疑。在美国看来,中国也未能切实履行承诺:中国虽然早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没有严格遵守世贸规则,而是利用规则漏洞,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对彼此经济政策的不满中国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不满集中体现在美国以自我为中心的数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累积债务的财政政策以及不负责任的美元汇率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是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扶植某些战略行业的产业政策以及以出口为导向、追求顺差的贸易政策等方面。美方自认为这些政策不合理、不公平,因此双方需要进行进一步协调。

  合作

  中美经贸关系合作、竞争和矛盾各种情况交织,但合作是主轴,各种摩擦点并未上升为大规模的摩擦面。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仍在继续。

  作为最强有力的证据,两国的经贸数据表明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均在增加。在贸易方面,按照美方统计,2012年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超过5300亿美元,早已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创下新的历史纪录。2012年美国重新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也是美国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对于美国的出口倍增计划能否成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也在不断增加,截至今年三月份,中国总共持有1.2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65亿美元。

  事实上,对于中美经贸关系合作性的最好注释在于虽然两国经贸摩擦似乎在增加,但是迄今为止这种摩擦一直处于可控当中,从没有出现眼中失控的迹象。无论是对于人民币汇率,还是对于美国对中国的“双反”,两国政府均有较为理性和有效的管控,没有让这些经贸问题危害中美经贸合作的大局,更没有因此动摇中美双边整体关系的基础。

  “五化”

  在摩擦和合作彼此交织,合作总体超过摩擦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大格局中,中美未来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将会呈现出日益鲜明的五化特征。这五个特征将会在未来5一10年内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最新变量。

  相互依赖的均等化中美两国存在着经济相互依赖,这基本上已经是常识。但在过去,这种相互依赖其实并不对称,甚至不对等。由于中国更加需要美国的市场和资金,中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要小于美国,美国因此可以更为强势和主动地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未来某一时刻中国GDP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这种不对称的相互依赖格局会发生重大改变。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总体而言会趋于均等化,中国会比当前更为有力地塑造中美经贸关系,进而可以更为有效地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政策制定的国内化未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会越来越从属于两国国内经济政策的制定,而不会引领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而在若干年前,在一些重大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可能会首先考虑对对方的影响。换言之,以往的经济政策制定沿循着“中美至国内”的路径,而未来将会是“国内至中美”的新路径。两国均会以国内经济形势发展为主要考量制定本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而言,这种政策制定路径的变化会更为明显。

  经贸主体的地方化当前的中美经贸关系更多的是有中央政府及各部委管理,但是未来中国的省市和美国的各州会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仅在于地方政府是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受益者,它们因此有动力去维持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而且如今中美地方政府层面的机制化经贸合作平台已经成熟,它们也有条件去共同管理中美经贸关系。

  政治关系的经济化以往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经济关系的政治化,但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推进,会出现一种逆转的潮流,即中美政治关系的经济化。中美两国政府会尝试把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挂钩,把一些政治、安全和战略议题通过经贸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有意的高级政治低级化努力,用相对而言稳定可控的经贸关系来帮助解决脆弱敏感的政治安全问题。例如,当前中美之间的网络问题本质上是安全问题,但中美之间均有意将其部分定义为经济问题。

  经贸关系的全球化中美两国未来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这种经贸关系会日益超越两国的双边关系范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球意义。在这种大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的开展势必会考虑其对全球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神十飞天会天宫特别报道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峰会透视/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峰会透视/陆家嘴金融城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专版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家装专版
   第B32版:广告
中美经贸关系 合作超过摩擦
广告
新民晚报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B03中美经贸关系 合作超过摩擦 2013-06-14 2 2013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