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笔者在本专栏就市场关心的风格转换问题谈了一些看法,然后从外滩金融论坛说到上海正在酝酿的“自由贸易区”,以及与中国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中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笔者的“上海梦”,也进一步说明“上海梦”也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最后写道:“仅此几点简单的看法,笔者感觉风格变与不变暂且放在一边,但股市有戏估计不会有错,看看盘面再想想‘梦’,一切并不虚幻。”
但是,6月13日的股市,却似股民的“恶梦”,节前七连阴后再来一根大阴棒。沪指报2148.35点,跌幅2.83%;深成指报8432.42点,跌幅3.78%。
收盘前的回购行情也是十分疯狂:国债回购GC001在收盘5分钟前年化收益率飙升到32%!其他国债回购也是如此,说明严重缺钱。大盘的断崖式暴跌中中国石油再度扮演了“砸盘”的角色,它的股价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价8.03元,只是其最高价48.62元的零头!不光彩地扮演了“财富毁灭机”角色。
节日期间海外信息冷风劲吹。全球资金追踪机构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最新公布的一期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5日的一周内,有超过40亿美元的资金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中撤出。泰国股市11日暴跌4.97%,菲律宾股市暴跌4.64%,印尼股市暴跌3.9%。这些都是影响股市投资者持股信心的重要因素。节后股市暴跌按笔者看来就是这种市场情绪的极度宣泄,市场情绪到了一个相当极端的程度。
不过,海外市场表现如何,只是市场借用的一个理由,今年股市走稳,尤其创业板走出一波“气壮如牛”的“牛市”范,而大盘却波澜不兴,让人强烈感觉股市局部牛市只是存量资金“拆东墙补西墙”营造的结果。“热钱”有进入中国的迹象,但缺少进入股市的依据,据此分析,6月13日股市“断崖式”暴跌,主要还是股市存量资金的“大挪移”,是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合演的一场“大戏”。
虽然就大盘而言,今年走势已经至此创下新低,表明支撑股市走强的三大因素均不存在了。如宏观经济面复苏、股票估值偏低、IPO停止,外围股市虽然是中国股市的风向标,股市出现的问题更多的在自身问题。小长假前,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稿,但从市场来看,投资者还是害怕IPO重启,市场出现恐慌。
就笔者的体会而言,6月13日的暴跌尽管有各种道理,但情绪化因素不可小觑。投资者还是把功夫花在手中的股票上,多联系上市公司,少想象海外的“热钱”,像能否再见到1949点,更不是研究的首要问题,真的,风雨过后是彩虹。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