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自治家园”
像田林十二村“记忆家园”这样的自治组织成为了徐汇区田林街道21个居委会的“标配”,所不同的是每个居委会根据不同的特点而形式与内容各不相同。“在居民自身利益相互博弈的情况下,政府回避,引导居民更多地参与社区事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田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街道去年推出了“自治家园”实事项目。“‘自治家园’项目就是为社区居民搭建一个‘我爱我家’的平台,继而让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0万元专项基金
20万元的专项基金是“自治家园”项目的资金保障,用于新项目的扶持、优秀项目的奖励等。那么“自治家园”到底做什么,刚开始很多居委心里也都没底。街道专门召开研讨会,播放外区“睦邻点”“议事会”等成功案例的纪录片,同时请来专家“会诊把脉”,出“处方”,介绍“自治家园”建设的背景、做法。最终定下来各居委的“自治家园要立足实际需求,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又产生良好社会效应。”这样,“老娘舅工作室”“邻里知音工作站”“宠友社”一个个自治项目应运而生。
居民做喜欢的事
“自治家园”改变了过去政府包办一切,出资立项目,居民还不乐意的被动。如今是政府拿出钱办居民想办的项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华鼎居民区外来人口多、地域又分散,矛盾纠纷多,居民区顺势成立了“鼎乐园”民主法治自治家园。小区里有位律师、心理咨询师叫樊顒,“鼎乐园”开通了樊律师信箱,居民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和他联系请教。
“鼎乐园”还在每个自然小区设立调解工作室,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