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听说莫干山路涂鸦墙叫拆了,由恋人们留言而来的甜爱路涂鸦墙却有望在规划中幸存,至此便明了:商业性不够,艺术别来凑。我们对待涂鸦艺术真的相当现实。
仔细想想,我们的涂鸦文化似乎也只有“涂鸦墙”这种单调的形式,反观艺术发达的国家,各种建筑、电线杆、路面等等都能看到精彩的涂鸦作品,有不少甚至是在3、4层以上的房屋上漆制,如果得不到屋主的同意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恰好说明涂鸦已经成为当地百姓所认可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其实,好的涂鸦作品可以成为城市环境最生动的表情,不仅是在视觉上,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当涂鸦融合在环境中,它们才能撞击出更深刻的意义。上海红坊艺术区里,一进门就会被墙上巨大的人像所震撼,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在仰望什么,然而当他出现在这里,就会让人联想起红坊的历史变革,正如这老人一般沧桑却充满新的希望。
上海城市化得很厉害,但除去一些地标性建筑,却很少看到又让人眼前一亮的城市风景线,更别提众多千篇一律的住宅区了。试想,如果在老公房区添上几处有意思的涂画,是不是能让居民的心情也更明朗青春一些呢?
请对涂鸦艺术宽容一些,多给这些喜爱自由的艺术品生存的空间,相信它们定会回报给我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