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件珍贵面具亮相国博
陶禹舟
  在2013年“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之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展览“面具·灵魂的艺术”6月18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100件来自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木质、青瓷、皮革、玉石和藤蔓面具藏品,公众可以通过这些鲜为人知的面具遗珍,了解其所蕴涵的政权、宗教、教育、农耕、建筑、娱乐等文化信息。展览将持续至8月16日。

  凯·布朗利博物馆位于巴黎塞纳河畔,收藏有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各种原住民文化的原生态艺术精品。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签定了合作备忘录。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凯·布朗利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味蕾的诱惑:中国烹饪与饮食”。如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面具·灵魂的艺术”则是两馆合作的延续,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世界文明成果的又一次有益实践。

  面具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通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历史久远,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非洲面具,往往作为调和人与自然的媒介;美洲面具,则更多地成为狂欢节装束的组成部分;亚洲面具,已然在戏曲艺术中编订成律,是不可或缺的幕间道具;大洋洲面具,则承载着先人灵魂的化身,是阴阳两界会面的重要手段。

  就艺术角度而言,面具的材质、工艺和创意让人惊叹。木制、青瓷、皮革、玉石、藤蔓,甚至工业时代的塑料,都被应用在面具的创作中;编织、雕刻、彩绘、髹漆、刺绣等高超的制作技艺,使面具具有丰富的表情,或神秘庄重,或幽默诙谐,承载着时代与地域的记忆,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配合此次展览,法方策展人伊凡·勒·福尔于开幕当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同名讲座。讲座内容重点在于解读本次展览的诸多展品,并涉及一些未能展出的面具艺术精品,是对展览内容的重要补充。

  陶禹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面具·灵魂的艺术
百件珍贵面具亮相国博
新民晚报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B08百件珍贵面具亮相国博 2013-07-13 2 2013年07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