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稻草香
李融
  李融

  虽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但我从小对稻草就很熟悉,很有感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穷,我们兄弟姊妹五个挤在一张大床上睡,所谓大床,不过是几块木板拼成而已。每到冬天,母亲总要买些稻草铺在褥子下御寒。母亲将买来的成捆稻草,摊在家门口,晒上一整天。傍晚,将稻草抖去灰尘,抱进屋里,铺在床板上。铺床草时,我们几个孩子一边帮母亲铺草,一边兴奋地在床草上翻滚。晒了一整天的稻草,贴在脸上暖烘烘的,这稻草香味,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1968年秋我初中毕业后去农村插队,从此便与稻草有了更深情结。那天刚进村口,一眼望去,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草垛,而打麦场上的草垛特大,像一排草房。后来,我们几个知青经常在那草垛边嬉戏玩耍晒太阳。

  到生产队后不久,我们住进了新房。新房的墙是土垒的,老乡们将碎稻草撒在泥土里,浇上水,用脚踩,踩到泥草混成一体并且发粘时,再将泥土一叉一叉垒成毛坯墙,然后,用铁锹拍打铲削修整。这样的土墙被太阳晒干后,不开裂,很牢固。那些稻草在泥土里起着牵拉加固作用。朴实的农民们一边光脚踩着泥,一边对站在一旁的我们几个知青打趣:“给你们盖新房讨老婆啰!”搬入新房当晚,躺在铺满稻草的竹床上,我仰望着草屋顶,闻着满屋的稻草香,自己真正“落户”了。

  那年雪很大,天很冷,我的脚生了冻疮。有一天,老队长知道后,将我湿漉漉的鞋垫抽出,在灶边抓了两把稻草垫进鞋,重新穿上鞋后,我惊讶于这稻草鞋垫竟然那么柔软暖和。后来才知道,那灶边的稻草是打草绳时捶打下来的碎草叶。村民们将捆扎成一把一把的稻草,放在木凳上,用特制的大木锤,不断地捶打,然后抖落碎草叶,留下结实的草茎打草绳。后来,我就用老队长送我的碎草叶当鞋垫,每天一换,脚不冷了,冻疮也渐渐好了。

  我们村很穷,一个男劳力一天工分值仅一毛钱。插队那几年中,每年年终结算时,扣去粮油等费用后,我几乎不见钱,可稻草倒是分了一大堆。几年里,一同下乡的知青都陆续抽调回城了,而我因“家庭出身”问题,被留守在乡下草屋里。我常独自躺在暖暖的草垛上晒太阳,仰望天上的白云、远飞的大雁,思念着我的母亲……

  1971年秋,我又分了一大堆稻草。在老乡的帮助下,打成捆,装上加长的板车,跟随其他村民一道,拉到几十里外的江边码头卖了,居然卖了30块钱。蹲在满是稻草堆的江边码头,我数着几十张一元一张的纸票,高兴之余感慨起来,插队多年不见分文,如今一下挣到这么多钱,这都是稻草给我的恩惠啊!

  时过境迁,如今冬天再也不用垫稻草,但记忆中,我总想起那暖烘烘的稻草香,想起母亲当年跪在床上铺草的情景,想起老队长和那些老乡们,他们普通得犹如草芥,但在我艰难的人生道路上,他们起到了令人温暖的“牵拉和加固”作用。

  十日谈

  生活小记

  在美国听音乐会时,遇上迷恋中国的小伙子,而且是台上钢琴家的儿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0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赛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市长进了四个球?
画坛一代宗师徐悲鸿和他的《渔夫图》
好时节的心情
书法
哈佛的“学赵风”
难忘稻草香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难忘稻草香 2013-07-15 2 2013年07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