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甲医院 门急诊量日均破万创新高
施捷 沈艳 沈轶雯 丁燕敏 夏琳
  本报讯 (记者 施捷 通讯员 沈艳 沈轶雯 丁燕敏 夏琳)本市近日遭遇连续极端高温,各级各类医院门急诊量都大幅上升。其中尤以华山、中山、仁济、瑞金、市一、市六等各大三甲医院的门急诊量日均破万,已创历年新高。全市17万医务人员坚守一线战高温。

  为应对早晚就诊高峰,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挂号时间提前到早上6时45分;下午增加一线医疗力量,并根据挂号情况适当推迟服务时间;晚上则增加夜急诊的力量。六院首次启用了实时候诊就诊病人流量“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一方面及时提醒患者当前候诊患者人数,帮助就诊患者合理安排到各科室的就诊次序;另一方面,院方也可根据门诊高峰时段和预警,来及时调配医务工作人员。出现黄色预警,当班医生实行“暂不休息”,先将门诊连续看完,再错时吃饭。出现红色预警时,院方直接调配病房医生支援门诊。

  中暑、晕厥、心血管系统疾病、意外伤害等,共同“推高”了大医院的急诊量。中山医院目前每天平均接诊人数达600至700人次、接诊120急救车为30至40车次。在童朝阳主任带领下,急诊科按需调配人力,全力以赴应对高峰。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7月份的日门急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6%。院方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暑期、高温形成的“双重”就诊高峰。各临床科室开足诊室,调配医师资源确保医疗力量的充沛。医院行政部门每天派出4名人员在高峰时段前往门诊一线,为病人提供就诊指南,并协助维持医疗秩序。医院官方微博每天于上午下午发布门诊挂号实时信息。儿科专家放弃休息,向家长传授小儿常见病和专科疾病的知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健康/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0版:地产资讯
   第B11版:地产资讯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酷热中吃得安否?过得怎样?
三甲医院 门急诊量日均破万创新高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3三甲医院 门急诊量日均破万创新高 2013-08-01 2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