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早晚就诊高峰,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挂号时间提前到早上6时45分;下午增加一线医疗力量,并根据挂号情况适当推迟服务时间;晚上则增加夜急诊的力量。六院首次启用了实时候诊就诊病人流量“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一方面及时提醒患者当前候诊患者人数,帮助就诊患者合理安排到各科室的就诊次序;另一方面,院方也可根据门诊高峰时段和预警,来及时调配医务工作人员。出现黄色预警,当班医生实行“暂不休息”,先将门诊连续看完,再错时吃饭。出现红色预警时,院方直接调配病房医生支援门诊。
中暑、晕厥、心血管系统疾病、意外伤害等,共同“推高”了大医院的急诊量。中山医院目前每天平均接诊人数达600至700人次、接诊120急救车为30至40车次。在童朝阳主任带领下,急诊科按需调配人力,全力以赴应对高峰。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7月份的日门急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6%。院方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暑期、高温形成的“双重”就诊高峰。各临床科室开足诊室,调配医师资源确保医疗力量的充沛。医院行政部门每天派出4名人员在高峰时段前往门诊一线,为病人提供就诊指南,并协助维持医疗秩序。医院官方微博每天于上午下午发布门诊挂号实时信息。儿科专家放弃休息,向家长传授小儿常见病和专科疾病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