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王林信徒们的信仰危机
何小手
  何小手

  近一段时间,“气功大师”王林成为网络热门人物,起初,有关这位大师的种种传闻颇为神秘,他的技能甚至被归为特异功能。在这样一个科学得到普及而迷信思想隐退的时代,网络在解读王林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加上他所服务对象多为政商巨擘,围观者有理由相信,王林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该群体自身的信仰危机。 

  新京报的调查报道呈现了较多的信息,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王林的质疑,此后央视在调查王林的节目,更是盖棺论定地称其为骗子。经过媒体的披露,过去那些神秘的“特异功能”得以祛魅,可以说,至此批评王林有了更为充分的依据,但是舆论批评显然不能代替法律制裁,媒体、网民单方面的鞭挞难以左右王林的命运。他涉嫌诈骗,然而经过舆论的揭发后,鲜有人对王林提起诉讼,王林支持者反复提及这一事实,正是基于此,他们认为,当前媒体的报道尤其在王林行为的定性方面有失偏颇。 

  萍乡当地公安部门也表示,没有证据或理由去控制王林,至于涉嫌非法行医,则属于卫生部门方面的监管。和其他诈骗行为不同的是,王林所服务的多为高官显贵,王林被揭发以后,他们对拜访王林的经历避而不谈,唯恐陷入舆论漩涡。于是此事件出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舆论的批判火力十足,另一方面,鲜有“受害人”现身说法。当然,后者并不意味着此事将就此了结。近来王林只身到香港,舆论甚至称其为“中国版斯诺登”,他和斯诺登差别甚大,然而在当下中国,他仍然成为部分人的心腹大患,因为他的倒掉暴露了部分高级别官员不为人知的一面。 

  人民日报发文批评王林现象,并将其与官德、干部信仰、反腐联系起来。王林所谓的“特异功能”被证实是民间杂耍,普通人对其有赞誉,但从当前披露的信息看,尚不足以说他的名气就意味着旧思想的回潮。央视在王林话题的节目中采访中科院院士,后者提及西方国家信仰宗教的人数在下降,据此指出当前科学思想正兴而神学思想受冷落。事实上,提倡科学并不是批评王林现象的关键,曝光以后,王林先是主动反击媒体,尔后,各大媒体跟进,他陷入孤立,明显低调了很多。到香港以后,甚至有示弱之举,其微博甚至出现政治宣誓意味的内容,这显然不是王林自视甚高,他的信徒中不乏高官,官员出现信仰危机,转而信奉风水,显然与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左,这样的现象不是由王林主导的,但起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王林接下来的命运尚不明朗,很多人对此事的兴趣主要在于王林服务了哪些官员,他们背后有什么隐情,是出于什么动机迷恋“气功大师”等。就此而言,需要批评的显然主要是当前的官场生态而不是民间的迷信思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8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异域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新西兰奶企为何“自曝家丑”
两个80%
从“干脆面君” 说起
工资增长“指导”要见“真金白银”
茶仙难抵茶毒
王林信徒们的信仰危机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王林信徒们的信仰危机 2013-08-05 2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