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并不如烟。今年初,这位在地震中曾舍身营救学生的代课教师不慎跌倒导致头颈骨折,高昂的救治费用让他陷入困境。正是当地宣传部干部毛利辉发出的微博求助帖,正是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微博的高度关注,正是一批网络名人的及时呼应,成千上万网民的爱心汇流成海,募集到130多万元捐款,互联网再次绽放爱心的光华。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被无数网线环绕,传统的时空观念被打破,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交流日趋紧密。守望相助的公共情怀,能让网络世界成为一个更稳固、更和谐的共同体。在当前国家净化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每个握有话筒者,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好”。毫无疑问,网络是一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工具,它的功能不仅是照见阴暗,更是营造光明。若能激发更多同舟共济的建设性力量,实乃网络之幸、时代之幸、国家之幸。(吴心远,见今日人民日报,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