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有家面包铺,有时我会光顾,一般是买切片面包,挑香精、甜味精可能少一些的。面包袋口照例用一截塑封的软金属丝捆扎,那线短得不能再短,勉强能绞上。只要你从面包袋里拿出过面包,袋口发皱了,金属丝就再也够不着了。于是你得另找法宝封口,比如晾衣夹、橡皮筋。这事一直让我纳闷。
一天又去超市,面包铺正好在培训新人,师傅在教怎样扎袋口,我就在边上“蹭课”。师傅边说边示范,将袋口来回折叠成百叶条,1厘米多宽的,动作要连续,手指要按紧,在手不松开的姿势下,就势取一根金属丝,嘿,恰好绞上。新人显然不能立即掌握,松开过手,就不容易绞上了,手忙脚乱。看得我也出汗。
我客气地请教,就不能把金属丝剪得长一点吗?回答让人差点笑背过去。师傅拿出一小捆切得整整齐齐的金属丝,每根就七八厘米长,比牙签长不了多少,说:“老板给的就是这么长,他节约么。”原来如此!
这老板,真是的,怕“浪费”,就不怕给顾客添麻烦。这让我想起一位做扑克牌的企业家,他就特地把纸牌的盒子做得大一廓。因为他知道,纸牌玩过之后会变旧,叠起来蓬松,原配的盒子放不进去,玩家就只得找大盒,找塑料袋,或干脆让纸牌“赤膊”。盒子做大一点,生意好了不少。该让他给面包铺老板上一课。
不过,也不是每家都搞“短线产品”的。有次想烧菜饭,在南京西路一家从南京东路迁来的老字号南货店买了香肠,香肠由一家江苏名牌厂生产,说实话,吃下来味道不错。不过剪下来的系绳,竟然比香肠还长,还是双股的。当然,这事你跟营业员说不着,她的回答我不问也知道:“香肠要挂起来风干,没绳子怎么做?这是行规。”
那我的反应呢,不问也知道。我再也没有买过那家江苏名牌厂的东西,也很少再去那家从南京东路迁来南京西路的老字号南货店。理由也简单,将绳子卖肉(还是肉干)的价钱,我不能接受。当然我们也得庆幸,没有“挂炉烤鸭带铁钩子卖”的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