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了,我请预备班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我一个一个读过来——我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名字里都有“天”、“昊”这样比较大的字眼,于是我又请他们谈谈自己名字的含义,有个叫“天”学生说:“我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希望我将来顶天立地,做一番大事业。”
我一听很有兴趣,问:“哦?你觉得什么是大事业呢?”
他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说:“比如当科学家,比如当国家总理,这都是大事业,可以为民造福啊。”大家都笑了。
有个叫“昊”的同学说:“‘昊’这个字有天和太阳,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杰出的人。”
有个“玺”同学站起来说:“‘玺’是皇帝的大印,是权势的象征,我将来要成为一个说了算的人,让别人都听我的。”
听着小学生奶声奶气的豪言壮语,突然想起前几天接到的一个电话,那是我十年前教过的一个女孩的妈妈打来的。当年,那个女孩在众人眼里绝对是非常出色的——聪明漂亮,成绩一直数一数二,一帆风顺地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在大学里是活跃的学生干部。一位光环笼罩的女孩,似乎人生的道路上铺满了鲜花,她对自己的未来也有着很高的期许,她想成为著名的主持人,或者,演艺明星,再或者,名律师、名记者——总之,她的梦想就是成为风云人物。然而,大学毕业那年,阴差阳错,成了银行小职员。后来,她是这样生活的:在一群她看来俗不可耐的同事当中自命清高落落寡合,因为总觉得自己“混得不够好”而跟以往的同学基本断绝了联系。忧心忡忡的母亲打电话给我,因为她发现曾精心培养并引以为傲的女儿竟已有抑郁症的征兆,而且跟她严重对立,只要母亲一开口,女儿必定说:“你除了要求我怎么出色,还能帮我什么?”女孩在初中时,每次家访,基本上都得听她母亲口若悬河地讲述如何逼女儿“追求卓越”。记得当我提醒她女儿有点自命清高,不大能与同学正常相处时,她是如何地不以为然……
随着阅历增长,我越来越痛切地感觉到那些对小朋友寄予成名成家“撑起一片天空”之厚望的父母,以及学校——也包括我——在教育上的可怕缺失,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出色、优秀,将来去干一番大事业,日复一日不遗余力地将这种观念灌输给他们,还用各种方式让他们享受因为“出色”而带来的特权。糟糕的是,很多小朋友的自高自大深入骨子里,在他们心目中,要么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出色能干,要么自认为有驾驭别人的特权,动辄以“泽被苍生造福百姓”自诩,可是说说大话容易,实际上他们又能撑起谁的一片天呢?大多数人能清白正直地做人,撑起自己的一片屋檐就算不错了,但是,话又说回来,谁又能说一片屋檐的价值就绝对小于一片天空呢?
这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我说:“希望自己做大事,造福百姓,这种想法非常好!但是我觉得,将来,我们中间更多的人是当不了科学家和国务院总理的,就算我们只能做小事,我们也可以把这件小事做好,使自己和别人幸福啊,你们说是不是?”
说这些话的时候,看到有的小朋友神情严肃地在点头,我觉得很欣慰。
十日谈
点亮一盏灯
有时去山区,就想起当年在太行山乘驴车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