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刚过国庆已至,而在短短两个月后,圣诞、元旦、春节、元宵、情人节等又会接踵而至,频繁的节日进一步刺激了市民的购买欲。
国家要转型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零售业无疑是重点领域,购买更多商品都是值得鼓励的行为。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滥购乱购现象发人深省。新买的衣裤,稍觉不合身就打入冷宫甚至直接丢弃;身边的同事都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管用不用自己也必需买上一套;朋友都有名牌包包、好友都开上了SUV,自己虽然并不需要但怎能甘于人后呢?这几天百货商厦在打折促销,力度很大,不去怎么行啊……这些情景每天都在你我身边发生,但其导致的不利影响也愈发显现出来。不少刚入职的白领,盲目过度购物(主要是网购),总是不到月底就花光了上月的收入,只换来了一大堆毫无用处的物件;为了面子,不惜刷爆信用卡或按揭还贷购买奢侈品和豪华的“座驾”,之后却天天泡面果腹。看看月光族们因为油费停车费维修保养费等实在太高,而长期躺在自家小区里,却仍须按月还贷的大排量爱车,滥购乱购造成了何等的浪费。
诚然,购物除了具有添置生活必需品的功能外确实还有一定的休闲功能;但出发点偏颇、不受节制、毫无目的甚至病态的购买行为无疑会大量消耗个人、家庭乃至社会本已有限的各类宝贵资源。我们的消费理念确已从“节约光荣”转为“消费光荣”,但须知消费诚光荣、浪费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