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非编码序列,被形象地比喻为人类基因组的“暗物质”,包括基因间非编码序列、内含子非编码序列等。其中,内含子非编码序列转录生成的RNA,在剪接后被酶快速降解,多数没有生物学意义。最早的环形RNA分子是上世纪70年代在RNA病毒中发现的。今年初,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证实了哺乳动物细胞内也存在环形RNA,定位在细胞浆中。而陈玲玲组发现的环形RNA分子定位在细胞核内,在产生来源、加工生成、功能调控等方面都与前者很不一样,是一类全新的基因组“暗物质”。研究人员还深入探索了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功能,原来,它们对本位基因的转录速度、表达水平等都有调节作用。
同期《分子细胞》和最近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都将该研究成果作为研究亮点予以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