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席、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委王陇德院士在主题报告中强调,国内外科学研究表明,脑卒中是可预防、可干预的疾病,通过建立起完善、可持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防治紧密结合的慢病防控体系,积极推进慢性病健康管理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的有机结合,使健康教育惠及全民,让社会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上升,努力减轻患者负担。
来自荷兰的Bert Potemans在会上对荷兰心血管风险管理机制进行了解读,包括荷兰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模式,提示给中国同道作为参考。来自加拿大的Kendall Ho院士则介绍了加拿大慢性病防控模式与机制。本市仁济医院、长海医院、瑞金医院等三甲医院的神经内外科及心脑血管方面的专家就脑卒中的治疗策略、慢性病健康管理和国内慢性病防控模式机制作精彩报告。
我国现有确诊慢病患者2.6亿人,慢病导致的死亡已占总死亡的85%。其中,脑血管病在2008年我国国民死因调查中居于第一位,此后一直位于主要死亡原因前列,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脑卒中不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上讲,还有一“高”,就是经济负担高。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经济研究所报告,现在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亿元。
今天的学术活动由上海市健康教育所、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主办,上海胡锦华健康促进中心、上海东方脑科学研究所、上海国际医学交流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