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需学习“游戏规则”
近日,博达浩华国际财经公关传讯集团主席兼总裁张力仁受邀来上海参加国际艺术节时透露,将抓住自贸试验区商机,在该区域注册一家新公司,除了传统的媒介服务等业务,今后的重点将放在公司的IPO(首次公开募股)、M&A(并购)两大业务上,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
“由于欧美经济衰退,现在不少实力雄厚的中国国企、民企等都在境外寻找投资机会,但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其实并不容易。”博达浩华在香港白手起家,历经15年成为香港最大财经公关,张力仁也由此被称为香港财经公关的“先驱者”。
张力仁多年来和国外政府、企业高层打交道发现,由于政治体制、法律、文化等都和国外不同,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上市困难重重。“还有些外国政府部门、议会、团体、企业等对中国企业的扩张、收购存在疑虑,受‘中国威胁论’思潮影响,或者觉得背后有什么政治企图,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失败案例远远大于成功案例,成功率不到30%。”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一度衰弱,一批日本企业大举进入美国市场买资产,但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法律、文化等“游戏规则”,最后血本无归、铩羽而归。
为此,张力仁认为,中国企业要成功“走出去”,需有学习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并由有国际经验的专业人员从中协调沟通,帮助他们打开局面。尽管博达浩华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办事处,但看好自贸试验区未来的商机,仍决定在此“安营扎寨”,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少走弯路
提高并购成功率
博达浩华在香港曾协助不少著名企业成功并购,由此名声在外。从1997年至今,已协助近150家企业完成IPO项目。近3年来,香港企业IPO项目中近三成由博达浩华协调完成。
2010年,博达浩华又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和名列全球六大、欧洲第一的公关公司———HAVAS组成战略合作联盟,双方各持有公司50%的股份,让原本就在香港根基深厚的企业迅速融入国际市场。通过这次“联姻”,一些外国企业被引进内地和香港市场;同时,一些中国企业则通过HAVAS打入欧洲市场,到海外融资和并购重组。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并购交易额已占据全球第二位,中国企业逐渐从被收购方转变为收购方。博达浩华则成为助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桥梁”,以及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视窗”。除了众多世界500强公司、香港商界大鳄外,内地的众多国企、民营企业也通过它成功赴港上市和常年公关顾问,其中包括中国黄金国际、中集集团、大连港、招金矿业、复星医药、恒大地产、广汽集团、上海医药等,前述的上市企业均创下市场融资良好记录。
但张力仁并不满足于此。他介绍,在国外,专业的财经公关除了在IPO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企业今后的增发、并购、收购等业务中都不可或缺,在香港,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操作流程加以细化并监管。
张力仁透露,现在正在和有关部门洽谈,希望明年在自贸试验区召开中外著名企业家和国际并购专家参与的高峰论坛,让企业家们面对面经历“头脑风暴”,同时也让中国企业了解到海外并购的“ABC”,少走弯路,学会打开海外市场和提高知名度的技巧,尽快排除障碍,提高并购成功率。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