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5: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醋(中)
西坡
  文 / 西坡

  用柠檬汁做烹饪上的调味料,这在现在是常见的,但似乎只限于在已烹饪到位的食材上滴注若干。原先我以为这是为了增加酸味或提振新鲜,其实并不是仅此而已。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消除腥味,吊出风味,也可促使肉类早些入味。我看过一位川菜大师写的文章,说到在翻炒鱼香肉丝时滴些柠檬汁,可谓别出心裁。

  柠檬固然能够制造酸的氛围,毕竟不能取醋而代之。这就好比用西瓜汁来替代蔗糖,虽然好像都有甜的成分,其实区别很大。醋的功用是柠檬远远不及的。

  有巢氏发明了房屋,燧人氏发明了取火,神农发明了草药,仓颉发明了汉字,杜康发明了酒……那醋又是谁发明的呢?传说是杜康的儿子杜杼。为什么是他?理由是可笑的。因为杜康是酒神嘛,家里一定要酿许多酒,而且子传父业。酿酒的时间和温度应该非常讲究。坊间有“好做老酒坏做醋”的说法,即,老酒做不成了的话,那就顺势改做醋了吧。儿子技术不如老子,杜杼酿不成好酒,倒酿成了坏酒——醋。顺理成章啊。

  确实如此,我曾经傻兮兮地问一位葡萄酒专家:“您说酿制葡萄酒,节点掌握非常重要,如果过了头,那会怎么样?”他幽默地说:“那就等着喝醋吧。”我想,这样的话,浪费倒是避免了,可制造出了那么多的醋,干吗呢?自己吃,哪里吃得完;卖掉吧,你又不是醋商,积压是肯定的,损失当然惨重。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没有哪个酒窖会把酒酿成醋,除非有“敌对势力”在搞破坏。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类醋条,对醋有很详尽的描述:“《释名》酢(音醋),醯(音兮),弘景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丹家又加余物,谓为华池左味。时珍曰∶刘熙《释名》云∶醋,措也。能措置食毒也。古方多用酢字也。《集解》恭曰∶醋有数种∶有米醋、麦醋、曲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大枣等诸杂果醋,会意者亦极酸烈。惟米醋二三年者入药。余诜曰∶北人多为糟醋,江外人多为米醋,小麦醋,不及。糟醋为多妨忌也。大麦醋良。藏器曰∶苏言葡萄、大枣诸果堪作醋,缘渠是荆楚人,土地俭啬,果败则以酿酒也。糟醋犹不入药,况于果乎?”

  仔细看的话,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比如,醋可入药;醋的种类;做醋的材料等等。其中反复提到“愈久愈良”“惟米醋二三年者入药”等,都在强调醋之越陈越好的特点。

  说到陈醋,不能不提山西老陈醋。

  山西人喜欢吃醋,所以那里流行的一些俗语特别逗,什么“老醯生性怪,无醋不吃菜”、什么“老醯不一般,一碗汗水半碗酸”、什么“老醯爱吃醋,缴枪不缴醋葫芦”等等。“老醯”,读作“老西”,若有人这样写,就不对了。醯,即醋。老醯,老醋之谓也。《亮剑》里李云龙动辄称晋绥军长官阎锡山为“阎老西”(字幕显示),错,应该叫“阎老醯”。阎是“山西王”,山西特产陈醋,叫“阎老醯”,多生动!用地方名称或特产来指代某人,史籍中常见。

  为什么山西人喜欢吃醋?原因据说是那里的土层特别深厚,碱性太重,要用醋来中和体内的碱分。这算是个理由。不过,土层厚碱性重的地方多得是,干吗唯独山西摊上了这档子事?确凿的证据是:“照民间一般习俗来说,媳妇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酿醋,用高粱、小米、麦芽糖作原料来发酵。山西省虽然家家都会酿醋,可是以祁县酿出来的醋最为浓郁芳烈,她们把蒸熟的麦麸子平铺在萝筐里洒上凉水,放在热炕上让它发酵,等生了一层绿霉,拌上熟的高粱米放入坛子里,每天不断地搅拌,次数越多越匀越好,直到醋完全酿成,然后酿醋汁从底下洞口慢慢让它滴下来。放在陶制釉瓮里,任凭曝晒寒冻,愈陈愈好,豪富人家,存有百年以上的高醋,并不算稀罕事呢!”(唐鲁孙《酸溜溜的醋话》)此可见,地利虽好,到底不及人和更有说服力啊。

  可是,镇江香醋同样克享盛誉,镇江又被视为“醋都”,难不成那里也是土层厚、碱性重?没听说过。据镇江人讲,他们做醋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事实上,真正使镇江香醋爆得大名的是1909年“朱恒顺糟淋坊”的醋参加南洋劝业会评赛,荣获了第一枚金牌奖。关于镇江香醋,有案可稽的史实是,1840年,江苏丹徒经营铁炭行出身的朱兆怀始创“朱恒顺糟坊”。1850年,朱氏易牌号为“朱恒顺糟淋坊”酿制香醋。这是镇江第一家醋厂,被认为是如今镇江香醋的真正起源地。民国年间,恒顺醋多次在江苏物产展览会、京沪铁道沿线评赛会、西湖博览会上获多种奖牌。1928年,它以闻名海内外的风景名胜金山寺外景作为注册商标。

  镇江有“三怪”,叫“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三怪”当中就有两怪(香醋、肴肉)和醋有干系(肴肉不蘸香醋没法吃)。可见镇江醋的群众基础也很扎实。

  要论山西陈醋和镇江香醋有何区别,说起来只能从原始的地方着眼。一般是,如余诜所曰∶“北人多为糟醋,江外人多为米醋。”北人,北方也,如山西;江外,南方也,如镇江。糟醋,以麦麸发酵为引子;米醋,以糯米发酵为引子。要说哪个更好?就看谁吃得惯。吃不吃得惯,和人的生活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南方人通常吃镇江醋,北方人偏好山西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家装专版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30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2版:地产资讯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现场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名表
   第C06版:资讯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导读
图片新闻
水晶藕饼
吃醋(中)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B25吃醋(中) 2013-10-25 2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