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梅德雷沃是塞尔维亚的一座古老而又风景秀丽的城市。城市不大但有名,它曾是塞尔维亚在中世纪最后一个王朝的首都。以古城的名字命名的斯梅德雷沃秋季国际诗歌节就在这儿举行,这个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诗歌节,已成功举办了四十四届。诗歌节每届都设金钥匙大奖,今年的大奖得主是中国著名诗人赵丽宏。主办方盛邀赵丽宏赴会领奖,并特邀诗人季振邦、我以及翻译须勤与会。于是,便有了这个难忘的也是让我感慨不已的诗歌之旅。
我参加过多次其中也包括国际性的诗歌会议,这次斯梅德雷沃国际诗歌节最难忘。先是开幕式就别具一格,它不设在剧场或大会堂,而是在图书馆进行。舞台上虽也摆了台子,但那不是坐领导的,而是摆满了世界各地诗人出版的诗集。整个开幕式没有主席台和按职务高低排座,也没有繁琐的讲话和祝贺,更多的是美酒、美景和诗歌,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中,所有与会诗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亮相,让二十多个国家的诗人瞬间拉近了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加深了感情。
金钥匙奖颁奖典礼是整个诗歌节重头戏。的确,这个诗歌之夜,由于赵丽宏的获奖,而让更多的国际友人,对中国诗人和中国诗歌多了一份了觧,并生敬佩之情。这些当然让我感慨,但更让我感慨不己的是诗歌节对诗歌的敬畏和尊重。因为奖是颁给赵丽宏的,他是今夜的主角,因此,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他,所有的光环都围绕着他,与会佳宾不管官大官小全坐台下,只有赵丽宏长时间位居台中央。
在以后几天里,我们不论走到哪里,很多人都通过电视和其他媒体认出了赵丽宏,在一家温州人开的超市里,女老板说她已听说中国诗人在这里得了大奖,她为之感到自豪,并执意要请我们吃饭。甚至在塞尔维亚国际书展上,一位坐着轮椅车的残疾女读者认出了赵丽宏,她说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了,特地拿出她买的《天上的船》,赵丽宏非常高兴地签了四个字:“宁静致远”。由此也让我深深感到,真正的好诗是没有国界的,它是连结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诗歌节的闭幕式也别出心裁,它是以与会的所有诗人上台朗诵自己的诗作拉上大幕的。由于此次大会除了出版有赵丽宏的塞文版《天上的船》外,还特地出版了塞文版的诗歌合集,内中有全部与会诗人的诗作、简介和肖像。这样,诗人先用各自语言朗诵后,马上便由著名演员用塞语朗诵。当与会诗人全部朗诵完毕,乐队高奏起《欢乐颂》,全场诗人举杯共庆,相互拥抱。这一刻是如此地诗意盎然,让人顿生感慨:这才是真正属于诗人自己的节日。
末了,令我感慨的还有,诗歌节没有一项是坐在那里空谈泛论。除了上述活动,其他所有时间不是组织诗人进学校,到幼儿园和社会福利机构,向他们赠书,为他们朗诵诗歌,就是冒着大雨,参加一位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当地已故诗人的雕像揭幕仪式。此外,这么大的一个国际诗歌节,工作人员前前后后也就那么两三个人。其中管生活和会务的只有一个人,这人永远手脚不停地忙来忙去,脸上总是笑嘻嘻的,中间还时不时地和大家热情拥抱一下。因此,我和季振邦常笑夸他是一个人的会务组。告别的那天,在贝尔格莱德我们下榻的酒店街头,我用手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和他拥抱了好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