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员签“保密条款”
“食品安全案件的隐蔽性强,证据难固定,内部知情人的举报,可靠度最高。”12331负责人杨全说,要让“深喉”有安全感地举报,热线“受理环节”明确了3种“报名方式”。
假如“深喉”举报一家饭店使用地沟油,12331接线员首先征询举报人的“报名方式”:可以实名;可以隐名,只说姓氏或某个代号;也可以匿名举报。
“所有接线员在接受岗位培训的时候,均与热线签订了‘保密条款’。”杨全说,“保密条款”保证举报人的信息在受理环节不被泄露。
“举报-查处”联动执法
今年以来,12331转交有关部门承办的举报查实率为68.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如何提高执法效率,让涉及重大安全隐患的举报,在最短时间内“水落石出”?健全“举报-查处”联动机制,必不可少。目前,全市17个区县都有12331食品安全联络员,12331当天汇总各个区县的举报,短信、邮件通知17位联络员。“遇到重大食品安全隐患,12331更要第一时间告知联络员。”杨全说,这17位联络员同样对举报人和举报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50万元专项奖励举报
高效、周密的监管网络少不了社会监督,越多的人关注食品安全,城市食品安全的保障系数就越高。为此,市财政设立了50万元“食品安全举报专项奖励资金”。食品安全举报一经核实,依照奖励办法,违法制售货值的5%将奖励给举报人:最低奖励500元,最高20万元;对血液制品、婴幼儿孕妇药品等人体危害性极大的药品、食品安全举报,更有双倍奖励。
今年以来,12331改善奖励流程——举报查实后,由办案人员主动为举报人申报奖励,仅仅一季度的举报量就达到了去年全年的45%,奖励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40%以上。举报人到区县食药监局领取奖金,“有一部分举报人放弃奖金,但设立奖励制度,就是要让为城市食品安全做出贡献的人得到回报,奖励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认同和支持。”杨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