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非常重视人体的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癌患者由于病灶直接覆于胃腑,正气虚弱是胃癌的基础病机,因此更应注重顾护胃气。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中医“噎嗝”“反胃”“胃脘痛”“积聚”“瘕”“伏梁”等范畴。中医认为胃癌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正气不足、邪气盛实、积聚乃成。《内经》云:“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又曰: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指明五脏六腑皆依赖胃气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才能保持人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胃气直接关系到正气的强弱,影响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
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胃癌患者在癌前病变时,常常已有虚证存在,其临床表现为胃纳减少,饮食不馨,恶心欲呕,四肢乏力和形体消瘦等症。引起胃气虚弱原因很多,如肿瘤对胃的直接浸润,胃癌手术切除,化疗药物对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等;另外,心情忧郁,思虑过度也可伤及胃气。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古训云:“得水谷者昌,失水谷者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治。”因此须遵循有胃气则生的理论指导,注重扶正宜先扶助胃气,攻邪需顾护胃气的治疗理念,以益气健脾养胃为治本,增强人体正气,达到祛邪于外。
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四点:1.慎用厚腻滋补碍胃品,因晚期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阴阳气血不足之象,应易平补之忌用大量大补之品妨碍胃气;2.重视胃以通为用,以降为和的生理特征,在治疗中无论攻邪或扶正,应该配伍适量理气和胃之品;3.用药要做到少而精,选用味单效兼、双功具备辨病相结合的药物,以达药味少、剂量轻、胃腑得以容纳而不失其效的目的;4.强调生活起居规律,避免过度疲劳,适量运动,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忌粗硬、油腻、刺激之品,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均有较好的效果。
目前晚期胃癌的完全缓解率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短,生存期延长不理想。中医药在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若能将中医贯穿胃癌治疗的始末,可起到增效减毒、改善并发症,提高胃癌生存率。
(作者为上海解放军四五五医院中医肿瘤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