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筹备到开工 层层“升级”
据了解,中国是蔡司集团目前在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1999年和2004年,卡尔蔡司先后在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园区投资成立了蔡司光学仪器(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蔡司工业测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公司,2012年又成立了蔡司中国区创新与研发中心。
这个由全球光学和光电行业巨头蔡司投资设立的中国地区总部项目,从开始筹备到开工建设,经历了层层“升级”。
今年4月16日,蔡司旗下的蔡司上海与当时的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外高桥集团和新发展公司,共同签署总部项目谅解备忘录。经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认定后,蔡司上海升级为管理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中管理蔡司在中国地区的蔡司工业测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蔡司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卡尔蔡司夹具系统(长春)有限公司、卡尔蔡司光学(广州)有限公司和蔡司远东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成为在中国地区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唯一总机构。
1个月之后,蔡司就与外高桥新发展公司签署了中国地区总部物业定制及租赁合同,标志着蔡司中国地区总部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不久,蔡司就对蔡司上海增资180万美元。增资后,蔡司上海的注册资本将由增资前的20万美元增加为200万美元。
蔡司方面表示,中国地区总部运营后,其在中国业务的整个流程会加快,物流也会变得更加高效。通过业务整合和销售增长,预计未来5年内销售收入的复合年增长可达15%。
筹集27亿元 建设5大平台
事实上,自贸试验区挂牌后,已经对很多跨国公司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不少公司正在观望新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的出台,并考虑是否将更高能级的大中华区总部、亚太区总部以及研发、营运、服务、结算等功能性中心落户上海。
而培育区内跨国公司成为统筹国内、国际市场,统筹在岸、离岸业务,统筹贸易、物流和结算功能的亚太区营运中心和营运总部也成为外高桥集团目前的重要任务。
在外高桥发布的公告中曾表示,将通过定向增发方式,筹集不超过27亿元资金,用于上海自贸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亚太分拨中心、专业物流中心、高端现代服务业、功能性贸易等5大平台的建设。其中,卡尔蔡司项目属于自贸区五大平台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平台”的项目之一。
据悉,外高桥保税区内已经集聚了35家地区总部和197家营运中心(功能性总部),其中31家(截至2012年末)被上海市认定为区域性地区总部。而外高桥集团近期也正通过走访区内企业、拜访其总部高层、梳理客户需求等举措,配合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扶持政策,力争今年年底前首批20家跨国公司亚太营运商成功签约。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通讯员 杨珍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