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派画家高更曾在一幅关于塔希提人生活的绘画中追问自己:我们来自何处?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当这几句如洪钟般的话语,从无锡灵山梵宫那超大银幕映射出的浩瀚苍穹画面中传来时,我的心又一次被震撼了。
去年,走进灵山,最叹为观止的是88米高的灵山大佛和宏大辉煌的梵宫。仰望大佛,看着游客汗水涔涔如蚂蚁般,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上爬行,不由得感叹人的渺小。站在梵宫宽阔恢宏的厅堂,又让我看到另一种超越古今的旷世之美,佛教文化艺术与中西文化建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相辉映。面对金碧耀眼的高大廊柱和大跨度的梁柱以及四周流光溢彩的各种艺术巨制,强烈的视角冲击扑面而来;抬头望去,高耸的穹顶上蓝色的天宇星光灿烂,渐渐被一种高远而空灵、神圣而庄严的气息和氛围所浸染,让人感到天地交融,世界的宏伟和人的平凡在这里被映衬得无比鲜明。
置身这样的境界,你的目光不能不流向深远,胸襟不能不变得博大,对人生的意义和自身的存在价值不能不有所思考,思绪像张开的翅膀飞驰。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都在不断地拷问。为何如此?实乃是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岁月就像一把雕刀,在不知不觉中,把你镂刻得面目全非。昨天你还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转眼间,已是青丝变白发、满脸风霜。许多时候,生命悄无声息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记得以前每次休假回家,常陪伴母亲一起去菜场买菜,菜贩们都跟母亲打着招呼,非常熟悉。后来母亲走了,当我独自再去这个菜场买菜,却有了一丝悲凉,生命就这样在这个世界里悄悄地永远消失了。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很少去思忖这些,整日里忙于生计,博弈于名利,沉醉于享受,纠结于得失,被俗事缠身,安于现状,在太多的忙碌中似乎忘记了时间和生命的流失,与那个千百年来的质问渐行渐远。当回首往事时才发现,人生之路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释迦牟尼说过,要使一滴水不干涸,就把它放到大海去。怎样珍惜生命,让短暂的人生获得意义?如何使人生活出精彩,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正是生命的短暂才使生命有了无与伦比的价值。这让人们最终感到,人活着除了自身之外,还应有其他东西的牵挂。与其终日醉生梦死、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不如投身于社会,奉献于社会,融入到为大众谋利益的事业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添砖加瓦。唯有保持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清醒,怀抱希望,不放弃人生的追求,不断进取,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可能在人生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那些燃烧着的人生,才有崇高的价值。”尽管燃烧的生命有时短暂,正如黑格尔所言:“转瞬即逝的玫瑰并不逊于万古长存的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