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读到“观棋烂柯”的成语典故,始知烂柯山是神仙对弈之地,在我国文化历史上享有盛名。于是烂柯山成了我神往之地。日前,迎着淅淅沥沥的冬雨,我来到位于浙江衢州的烂柯山探幽访古。
烂柯山其实并不高,主峰海拔164米,严格地说只能算一个小丘,然而因神奇故事而名扬天下。最早记载此事的是南北朝梁文学家任肪,他在《述异记》记载:“信安郡(衢州古时名称)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与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 ’持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烂柯山由此得名。王质在山中逗留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人也用这故事形容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山前池塘里枯荷残莲在寒风里摇曳,金色落叶洒满古道,踩在上面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拾级而上,满眼风光。群山盘回,古木参天,青松叠翠,恍若进入迷人的仙境。
青霞洞,犹如一座雄伟壮观的“桥拱”,横卧于山巅之上,南北贯通,如雄鹰展翅欲飞。相传这里为王质遇仙之处。洞高达10多米,为浙地最大的天生桥,也是我国东南丹霞地貌第一天生石梁。开阔平坦的洞内,摆放着巨大的黑白围棋子,孩子们正坐在棋子上嬉戏。往里走,雾气蒙蒙似轻纱,青霞淡淡如流水,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而冬天来此的我们不免感觉凉意飕飕了。
石室的西边刻有明代郡守杨子臣书写的“烂柯仙洞”四字,每字1.3米见方,笔力遒劲、字迹清晰。东边石壁上刻有“天生石梁”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明郡守李遂书。烂柯山凝聚了道、释、儒的文化精华,古往今来,凡到衢州的造访者,莫不来此凭吊览胜,抒发情怀。
任肪记载的故事,使“烂柯”成了围棋的代名词。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为我中华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可谓源远流长。围棋为国人所钟爱,无论贵贱、长幼都以此道为乐。一代代文人墨客:韩愈、白居易、孟郊、刘禹锡、苏东坡、岳飞、辛弃疾、朱熹、陆游、杨万里、徐文长、左宗棠、李渔、林则徐等,他们都千里迢迢,汇聚于此寻梦,或对弈厮杀,或饮酒赋诗,或品茗闲聊,怀古之幽思,人生得失或官场进退,功过是非皆为过眼烟云,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唐诗人孟郊有诗《烂柯石》记述:“仙界一日内,人间万岁穷;双棋未遍局,万物已成空。樵客返归路,斧柯烂成风;唯余石梁在,犹自凌丹虹。”
围棋以黑白两色博弈,充满了辩证思想。那一黑一白的小小棋子,仿佛是在演绎着玄妙的哲理,诠释着隐讳的天机。弈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黑白两军斗智斗勇的过程,其间双方都得到强烈的心理刺激和艺术享受。看人下围棋,我常会联想人世间的黑白两道。所谓“白道”就是从政,官方的意思;“黑道”指社会地方民间力量。在世人眼里,走白道的是贤者,混黑道的则是恶人,其实有时真很难说清楚。黑道上的人重义气,可能会走向白道;而白道人堕落黑道,那才是可怕之事。
烂柯杯围棋赛,是中国高水平的围棋赛事。衢州因“烂柯杯”名扬全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围棋之乡。陈祖德、马晓春、聂卫平、俞斌、常昊……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围棋国手都来过。此赛事大大推动了围棋的发展。衢州市政府规定,在全市少年儿童围棋比赛中,前6名直接升入名校。我们期盼这块曾经产生古老而神话之土地,出现一代围棋高手,梦圆烂柯。
十日谈
衢州行
不经意的,我和清漾相逢了。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