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度政坛“地震”会葬送军事改革吗?
秦鸥
■1月4日,415名完成训练任务的印度候补军官在博帕尔参加阅兵仪式
  致力于成为“有声有色大国”的印度早就明确“大国根基”是拥有威慑四方的军事力量,正因如此,印度在军购方面不断曝出大手笔。可是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反映出印度军事体制改革很可能陷入僵局。

  据报道,由于在2013年底的地方选举中屡屡失利,目前执政的印度国大党极可能在半年后的选举中失去政权,届时上台的反对党可能为刚起步的军事改革举行“葬礼”。

  选战危急 军改暂停

  据印度《德干先驱报》介绍,在2013年12月揭晓的印度北方四邦和首都新德里的地方议会选举中,人民党、平民党等相继取得大胜。这些选举结果预示着国大党很可能在下届大选中失去执政地位。

  在印度,军事改革一直因关系与利益错综复杂而步履维艰。早在2007年,印度国防部就计划促成鼓励国有军工企业与私人军工企业竞争的“军事改革计划”,却一再受阻,最终不了了之。即使在执政的黄金时期,辛格政府也“从未真心考虑过改变印度防卫管理体系”,只是在即将离任前才“勉强批准军事改革委员会提交的改革报告”。但就在军事改革破冰的当口,执政党遭遇地方选举惨败。有报道称,在地方选举失败后,之前的军事改革计划已被总理辛格和国防部长束之高阁,印度军事改革“再次陷入迷茫”。

  从已披露的军事改革建议内容看,印度现行的国家安全决策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由于缺少类似英国国防参谋长的职位,总理和国防部长在进行军事决策时必须和三军参谋长联合磋商,“在危急时刻,有可能陷入各种观点的激烈交锋,从而贻误军机”。然而印度政府并不想设立类似国防参谋长的职位,原因很简单:陆军和空军都对这个职位虎视眈眈,为避免军种间矛盾激化,政府在此事上长期敷衍了事。

  出于折衷目的,印度国家安全特委会的改革方案建议设立一位军衔为四星上将的参谋长委员会常任主席,由各军种轮流担任,任期两年,同时组建特种作战、网络及太空等新司令部。这位常任主席除总揽三军横向联合与协作外,还可向国家领导层提出建议,实际作用相当于国防参谋长,只是话语权分量稍有不足。分析人士在评论这个方案时表示,参谋长委员会常任主席也许能在诸如三军后勤采购等支援性问题上起到协调作用,但在涉及各军种发展的问题上仍难有作为。

  军政离心 机制失调

  美国布鲁克林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科恩指出,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军力”的印度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无望的努力”,因为其自身的弊端约束了军事潜能的发挥。从历史上看,自从1962年对邻国实施军事冒险遭遇惨败后,印度政府便启动庞大的军备扩张计划。如今,印度陆军的规模已扩大两倍,空军的境外决战能力也取得显著进展,印度海军更是采购了多艘航母,俨然成为印度洋上的“主要玩家”。不过,军方与政府间总有些沟通不畅,三军负责作战的参谋部希望政府减少对军事事务的政治干预,要求在作战行动及人事制度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但这却触动了印度文官政府的敏感神经,印度政府领导层普遍对军方势力坐大充满戒心。

  事实上,印度政府与军方也曾寻求改善关系。在本届政府执政初期,印度军政系统一度比较和谐,不仅较为统一地实施了整顿行动,而且在发展战略核力量方面同样坚定不移。然而具体到印度军备现代化的具体落实过程,就能发现“军政失调”的问题依然严重。

  首先,印度各军种往往各取所需,所提计划缺乏协调。其次,印度国家安全机构中存在的各行其是,互不协调问题仍无根本改观,政府和军方只是通过追加国防预算来缓和问题的尖锐程度,但涉及到机构调整和发展重心的核心改革却不见起色。比如,印度三军屡屡抱怨文官主导的国防部“极端官僚”,该部门设有代表财政部行使权威的财务处,负责监督所有国防开支,哪怕是已经得到批准的项目也不放过。

  装备采购 腐败丛生

  除了政府官僚内耗,随着印度军购进入高潮,普遍的招标腐败现象也让印度民众忍无可忍,并且屡次酿成“政治地震”。1989年,一度名望甚高的拉吉夫·甘地政府就因在采购瑞典榴弹炮和德国潜艇等军购项目中捞回扣被曝光而垮台。如今,印度高层为了避免陷入军购弊案,往往放慢新装备的采购。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腐败问题。

  根深蒂固的腐败还蔓延到印度军事研发机构。从上世纪70年代起,该国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启动了不少规模庞大的防务项目。但几十年过去了,这些项目花钱不少,却没有一样成果能让军方满意,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对外军购的老路上来。有专家强调,印度国防系统最严重的腐败是“错误决策”,由于新德里总是片面强调“扶植本土军事工业”,轻信DRDO的种种不实承诺,为其提供巨额资金,出问题后又不追究,这种状况使印度军工产业浮夸成风。

  还有人从印度的传统出发,认为继承英国文官制度的印度反对将武力作为首要政治工具,极力贬低军队的作用,这使得领导层对国防事务缺乏一贯的政治指引,导致军事现代化进程充满随意性,而这恐怕更是印度军事现代化步履蹒跚的主要原因。此外,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邀请英国物理学家布莱科特对军备可持续发展体制进行评估,在最后提交的报告中,布莱科特建议国防开支不要超过GDP的2%,推行有限的军事现代化,他还建议由国家出资并控制军事技术研发机构。正是这种结论造就了今天外强中干的印度军事机器“怪胎”。  秦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地产资讯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地产资讯
   第B10版:地产资讯
   第B11版:地产资讯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市场之窗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6版:广告
高级军事顾问
导读
盐城舰抵达塞浦路斯 将为销毁叙化武护航
印度政坛“地震”会葬送军事改革吗?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B01印度政坛“地震”会葬送军事改革吗? 2014-01-09 2 2014年0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