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尴不尬的门帘
顾土
  ◆ 顾土

  冬季到来,北方的商店又开始纷纷挂起了棉布门帘,就像夏季到来时,也会挂上一条条塑料片门帘那样。门帘似乎是我们生活的特色,在世界其他地方,难得一见。

  门帘的历史悠久,从帘的字形和字义看,都是居住的结果。材料可以用布用纱,也可以用竹子、苇子,种类有窗帘、门帘,过去的人家,厅堂和寝室也有帘子,太后垂帘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宫廷故事,近代以来,又多了浴帘。

  从前,平房的屋子就属门的缝隙多,一入冬,冷风和寒气都会自门缝钻进来,假如来个人,一推门,寒冷更是趁势而入,半个屋子顿时就会冷飕飕的。如果有块棉布帘子挂在那里,不仅挡风阻寒,而且掀帘出入,也只会出现不大的缝隙;夏天的时候,挂上竹帘,在没有空调的时代,透气、有风,还能防蚊蝇。

  在我青少年的时候,除了家庭生活外,门帘在医院、公厕和商店最为普及。所有人进进出出,最拒绝的好像就是随手关门,医院大门冬天只得用棉帘御寒,而医生诊室则用半截布帘掩饰,那时无隐私可言,里面围着医生和患者早就站着一圈人,外面更是不停地朝里张望,即使有门也阂不上,尽管内外听得一清二楚,但半块布帘毕竟聊胜于无。 

  公厕的布帘一直延续至今。马路上的公厕永远是敞开的,连布帘也是多余,只有楼内的公厕需要有块帘子遮羞,但味道却因此足以传出半个楼道,如果世上有什么东西最脏最难堪,那块布帘可以算作其一,斑驳陆离,污垢遍布,五味杂陈。商店的门帘也是顽强屹立,起码在菜市场、大众超市依然如故,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有几代人是沾着、嗅着、摸着臭烘烘的棉布帘成长起来的。唯一的变化就是室内有了空调,于是,夏天发明了一条条塑料片当作门帘,可藏污纳垢却更具功效,透明的塑料片比棉布还不耐看。

  最值得留恋也是最见情调的竹帘,早已不见了踪影,“帘卷西风”也只永久地定格在诗词的意境中。而最能传播细菌的塑料片和棉布帘却迟迟不肯退出生活的舞台,每次在公共场合被这些门帘劈头盖脸时,我就怀疑又有多少病菌传染过来。有海外来的朋友老是问我同样的问题,这么好的大门不用,硬是敞开着,偏偏还要加上个门帘,为什么?我无言以对。其实就是懒,但这种懒也分场合,家里的大门不但关得勤快,而且里三层外三层地紧锁,严严实实,只有公共大门,才会挂个帘子,任凭懒的习惯永远持续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人物/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花事
人生中年邋遢始
无题(335)
不尴不尬的门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杯奶茶的诞生
瓢虫剧社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B05不尴不尬的门帘 2014-01-12 2 2014年01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