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参加完女儿毕业典礼从美国回来,我去机场迎接。初冬,寒冷降温,但机场接机厅里却暖意融融,人头攒动,煞是热闹。是否圣诞将至人流倍增,也没多想。
最为关心的是航班的准点率,见电子显示屏闪亮着,那航班好像还提前到达,心里顿时踏实。不多时,耳闻广播从芝加哥飞来的航班已停靠本站,便跑到出口处恭候。走近一看,接机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想挤得近点也难。一大群学生模样的女孩,手捧鲜花,拿着横幅、扫描写真等物,一起张望着,不时大声尖叫,穿越隔离栏跑来跑去,场面有点混乱。
哦,原来是接机粉丝团。如今追星一族司空见惯,时有媒体报道,甚至半夜三更也有铁杆粉丝的踪影。可这种场景我平生倒是第一次遇见。
此时,机场广播又传来“好消息”:上海空港年客运量今首破8000万人次。好友发来短信:“等取行李还要一会儿呢。”耐心等待吧,正好看看这难得的“风景”。
好像是一下到达多个国际航班,胡志明市、芝加哥、法兰克福。旅客像潮水一样涌出,就是没有韩国来的。几百名粉丝走来走去,忐忑不安。这样的场景让我想到前年在法国,路过戛纳,正是每年五月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前一日,热闹喜庆场面与井井有条的秩序,体现了一个真正影迷的文化素养,在举办地的马路对面,等候几天几夜想一睹影星风光的粉丝们,整齐地站在隔离带旁,年龄层次老中青小孩都有,耐心无大声喧哗,一般一家一人等候,其他人则在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构成一条和谐风景线。真的有别于我眼前的场景。
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后,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本无可厚非。只是那么冷的天,学生们还有自己的学业。于是想到那些粉丝的父母,也许正在为她们明年的学费而拼命工作,可怜天下父母心。
好友一出关,我们推着行李赶快回家,坐在车上望着窗外一层薄雾,是霾杀的“回马枪”,距离像岁月一样被拉远了,如梦一样融化成了一片空茫。
候机厅里的一幕让我不禁又想起自己小时候被学校选中到机场欢迎外宾,那股兴奋劲可延续几星期,似乎是一种荣耀。排练数月,也是寒风凛冽的季节,大家把棉衣脱去,清一色白衬衫蓝裤子,整齐列队,“欢迎,欢迎”。至今想来蛮滑稽的。
新年到了,快乐是简单的,只要不让它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