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众多的工厂、矿山、火力发电排放较多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不断增多,但二氧化碳并不是一无是处。
德国科学家在对二氧化碳高浓度下,是否影响植物生长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索研究。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作物在二氧化碳高浓度的条件下,光合作用更强。科学家经过多年对大麦、小麦、甜菜的轮换种植试验,研究人员证实,二氧化碳富集地区的植物能多生长10%-15%的生物质,且植物能减少水汽的蒸腾。这些植物通过气孔排放的水要比周边普通环境中的植物少排放水5%-20%。它们能减少水的消耗,减弱干旱的影响,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
众所周知,汽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但最近,美国科学家逆转了这个过程,成功地利用二氧化碳研制成了“汽油”。科学家首先找到一种特殊的蓝藻,并向它内部添加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酶,再通过转基因技术,进一步增强蓝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通过光合作用,使蓝藻在边吸收二氧化碳,边产生一种气体,叫异丁醇气体。这种气体液化后可以直接为汽车作燃料,权当“汽油”使用。科学家说,如果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大力发电厂附近,去建一个蓝藻燃料加工厂的话,一则可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变成了汽油,二则温室气体可望得到一步缓解。真可谓一举两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