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给大人报恩的方式有时也是天真的,近乎奇特。
有母女俩,母亲总是一大早送女儿上学校。这是无锡学前街上一所有名的小学,一旁为《围城》的作者、著名学者钱锺书的故居。能在这儿上学,大人、孩子都有一种优越感:书卷气的氛围。
这天,年轻的母亲搀着她的宝贝女儿上公交车。有趣的是,即使车上有空位,两人却不入座。母亲对人说,只乘三站路,不必走来走去,浪费时间。于是,上车后,母亲带着女儿,站在下车的大门口。因车子晃动,母亲右手握着竖着的钢管栏杆。杆上虽然包着一层黄色的塑料带,仍然冰凉冰凉。她心疼女儿,左手拎着女儿沉甸甸的书包,对背靠在自己胸前的女儿说:“你右手不要抓栏杆,抓着妈妈右手的手背,一点不冷。”女儿真的抓着母亲的手背,说:“真的热。”“相互取暖。老母鸡还孵出小鸡呢。”母亲说。
突然,有人横穿马路,司机猛地刹车,女儿向后倾倒在母亲怀里,女儿咯咯咯地笑着说:“妈妈是我的沙发靠背!”
钱锺书故居站到了。母亲搀着女儿下车,将挂在女儿胸前的公交卡取下,放进书包里,一起递给女儿。
“妈妈,今晚吃什么?”女儿问。“小馋猫,你就只晓得吃。”母亲说,“妈妈包你最喜欢吃的荠菜饺子。”
傍晚,女儿做好作业后看母亲包饺子:用一种蚌形工具,打开后,放进皮子、馅子,一合拢,饺子便成。“妈妈,我给你包一碗。”女儿神秘地说,“你用模具压,我不用,你看,我只用手捏。”“用模具压,饺子边上有花纹,你不是说好看吗?”母亲说。“我包的饺子上有我的指纹,妈妈吃到肚里有我的温暖。”女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