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交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取证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交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取证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交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取证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交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取证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锁定网络恶意行为的完整证据
上海交大“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取证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易蓉
新民图表 制图 叶聆 交大供图 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取证示意图
  随着移动互联网、无线局域网的普及,越来越多智能移动终端成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针对电脑终端的成熟防护技术已不再适用于目前复杂的网络环境,移动终端也成为网络安全的重灾区。为了满足新的网络监管需求,同时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线索发现和分析取证提供有效手段,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华教授团队完成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取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这项成果昨天获得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手机等接入终端因“缺乏保护”而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阴影地带,网络攻击、网络钓鱼和信息泄露等安全威胁时有发生。而同时,网络传输层接入“零门槛”和交互开放等特征也为网络社会管理提出挑战。尤其是当犯罪行为发生时,网络只言片语并不能简单作为案件线索和证据,还需“信息发布行为”、“完整发布内容”及发布内容的社会影响和网络传播等多方面内容的佐证。

  团队成员林祥博士介绍,在司法判案层面的证据取得、案件侦破层面的线索发现,要求可疑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取证应当具备证据的固定和保全。本项成果的技术创新手段之一可以针对字词、肤色、轮廓等多媒体特征进行提取、识别,技术上就能客观判定网络多媒体发布内容是否违法、违规。

  在线提供服务的上海市私车牌照拍卖系统曾突遭网络大流量攻击,正在进行的拍卖活动被迫取消。当时,正是应用本项成果在网络攻击主动防御领域取得的技术创新,智能动态分析网上恶意行为,重构网络入侵路径、攻击溯源等,开展分析取证才得以快速破案。

  目前,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25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发表高水平SCI/EI检索论文41篇。项目近三年来新增产值2.46亿元,新增利润6659.58万元,节约资金2585.69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团队研制了21种支撑司法、公安等行业应用的技术产品和工具,在支撑公安办案、司法判案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有效的事后追查、分析取证手段震慑计算机网络犯罪分子,减少互联网上的违法案件发生,共同营造绿色、和谐的网络社会。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新民图视绘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让科技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
锁定网络恶意行为的完整证据
揭示蝙蝠是人类SARS病毒自然宿主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7锁定网络恶意行为的完整证据 2014-04-02 2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