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的“远方的家”栏目正在热播,我很喜欢看。其中,有一集是拍摄探访湛江徐闻的一个长寿村落——金土村。这个长寿村的村民最喜欢吃的食品是番薯饭和新鲜的海鱼。特别是当地盛传的一个长寿菜叫“鲜鱼血”。
什么是“鲜鱼血”?我和采访的记者一样,充满着疑惑。当地一位长寿的老大娘带着记者去看他做“鲜鱼血”长寿菜。当大娘掀开锅盖时,我看得真切:原来锅里煮着四五条类似“沙尖”的鱼。“哦,原来是清水煮鲜鱼啊。”记者可能和我一样,感到十分不满足,于是他们向当地擅长做鱼菜肴的资深厨师陈小龙请教。陈师傅告诉记者,“鲜鱼血”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有两条必须遵循的:一是作为食材的鱼一定要新鲜,活鱼宰杀以后一定要在2至6小时之内烹制,这样的鱼肉既鲜美,又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二是人们吃鱼一般都只吃鱼肉,把鱼骨、鱼鳞、鱼皮都在烧制之前剔除掉了。其实鱼骨含有丰富的钙和微量元素,鱼鳞和鱼皮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和胶原蛋白,可以健脑和美容。金土村人的“鲜鱼血”就是将这些对人体有好处的部分,同鱼肉一起都煮在一锅汤里,汤又是易于人体吸收的食品物态,老少皆宜。怪不得金土村的人多长寿了。
“鲜鱼血”使我联想两件和潮汕地区食俗有关的事:一是少时在家时,记得母亲煮带鱼时,只去掉内脏,带鱼身上的银白色油脂和鱼肉、鱼骨一起煮的,这和金土村人的做法相似。带鱼身上的银白色油脂,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对白血病和癌症有疗效。当然,嘌呤对痛风的人是会加剧的。二是潮菜中的“鱼饭”也是一种类似“鲜鱼血”的做法。所谓“鱼饭”过去就是指刚离网的鲜鱼不经打鳞、刮肚、去腮,装于竹筐或竹筛内,用海水或盐水煮熟的海产品。当然,现在海水也没过去纯净了,做“鱼饭”也开始剖肚去内脏了,煮好的“鱼饭”也有条件放冰鲜柜中了,冻乌鱼、冻红目鳞鱼、冻巴浪鱼都是鲜美本味的鱼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