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师大教授苏智良谈“慰安妇”的档案
~~~上海师大教授苏智良谈“慰安妇”的档案
~~~上海师大教授苏智良谈“慰安妇”的档案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慰安妇”制度日本官方难脱干系
上海师大教授苏智良谈“慰安妇”的档案
■ 南京市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图 CFP
  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是中国研究“慰安妇”问题第一人,他对吉林省档案馆此次公布的89件档案做出点评,重点剖析了反映“慰安妇”和“慰安所”相关档案的价值。

  在“慰安妇”问题上,他认为这次提供的档案比较有价值。其中一份档案显示日军的一支部队在4个月的时间里花53.2万日元去建立“慰安所”机构,“据我所知,这是亚洲第一次发现这样的档案。”苏智良表示,众所周知,日军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性奴隶制度,花费巨大,但关于资金的资料证据一直没有找到。这次的档案可以证明,建立“慰安所”在其公费和军费中的使用是相当惊人的。

  “当时一个少尉军官的月薪也就是几十日元,所以53.2万日元无疑是笔巨款,而且文献上明确有关东军军部的批准,也表明日本国家和军队是有计划地在推行这一性奴隶制度。”苏智良说。

  他同时指出,从公布的反映“慰安妇”的档案中还可以看出,日军的“慰安所”集中在三个地方,一是东北,东北二十多个市县建有“慰安所”;二是东南,即从南京到上海,这是华中的宪兵队档案中反映出来的,而且档案中有精确的统计,如10天之内有多少“慰安妇”,有多少军人进入了“慰安所”,这样精确的记载也是罕见的;三是爪哇地区,由此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东南亚,只要有日军就有“慰安所”。

  档案中还能证实的是“慰安所”基本上都是军“慰安所”,即日军自己建立的。在史料中,“慰安所”有日本侨民和朝鲜半岛的民众建立的,也有汉奸秉承日军旨意建的,而从这次档案中发现,东北地区基本都是军队建立的“慰安所”。且在军“慰安所”中,不仅有中国受害者,也有朝鲜受害者,在爪哇的“慰安所”中还有印尼的受害者。

  苏智良特别提到,韩国和中国的政府和学者在这一历史问题上,有很多共同的语言,特别是去年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北京,向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合作研究。今年2月,苏智良在上海召集过亚洲“慰安妇”研究工作会议,现在与韩国学者的合作正在进行。“他们希望我能帮着收集韩国“慰安妇”受害的情况,中韩两国是在日军“慰安妇”制度中受害最大的,朝鲜半岛的受害者主要是在中国受害,从黑龙江到海南岛都有,这次的档案中就有朝鲜“慰安妇”的明确记载。”苏智良说,目前双方最多的是资料交换,已建立起一定的合作机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第A04版: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第A05版: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第A06版: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观点·评论
   第A14版:新民图视绘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观点/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展事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展事
   第B06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B08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10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用铁一样的事实还击狡辩
十万卷件日本侵华档案发现始末
“慰安妇”制度日本官方难脱干系
新民晚报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A06“慰安妇”制度日本官方难脱干系 2014-04-26 2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