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两位美国合伙人杰·温安洛与理查·狄维士在一间地下室里协力打造出了安利公司。55年中,这个伙伴式的家族企业不仅实现了两个家族的和谐相处,也实现了子承父业的平稳交接。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近日,杰·温安洛的长子、美国安利公司董事长史提夫·温安洛在广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他的见解。
继承父辈理念
尽管毕业于密歇根州希尔斯岱尔学院,获得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以及迈阿密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但史提夫表示,自己完全是从父亲那里学会如何经营好公司的。“我很小就列席董事会,在父亲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体悟何为‘生意’,何为‘工商管理’。”
1993年,作为“商二代”的史提夫接手了父亲掌管的安利公司,他对父辈的世界观价值观毫不怀疑。父辈所秉持的价值观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在史提夫与德·狄维士(理查·狄维士之子、美国安利公司总裁)身上充分体现。“我觉得,对于一个家族企业的传承来说,拥有一个坚实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史提夫说,他的父亲杰·温安洛在与挚友理查·狄维士一起创办安利公司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那就是积极地回馈社会。
史提夫说,正是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辈的言传身教,让自己能够将两个家族共同创办的这家企业的理念传承下去。
父亲的精心栽培并不仅仅使史提夫具备了经商头脑。2013年6月19日,史提夫被推选为新任美商会主席,这是他继2001年6月首度当选美商会主席后第二度当选。而他的父亲杰·温安洛也曾担任美商会主席。
守业更须“创业”
史提夫·温安洛与德·狄维士不仅继承下了父辈创办的公司,更是继承和发扬了企业从创立初始所确立的“回馈社会”的企业文化和办事方针。
然而,守住家业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事实上,接手公司的史提夫和德带领着安利进行了属于两个家族商二代的新一轮“创业”。史提夫接管安利的1995年,安利正式在中国建成工厂并开业,逐步走上本土研发的道路。1998年,在面临可能要被迫撤出中国市场的时候,他带领董事会讨论企业的定位与解决方案,在中国开创了“店铺销售+经销商+直销员”的全新销售模式。
“实际上,我本人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挑战,也会有经营失误的情况。我的建议是,当出现任何失败的时候,不要灰心,要找到症结所在,并采取措施改善你的企业。”
尊重合作伙伴
温安洛与狄维士两个家族在如何经营管理安利公司的问题上偶尔也会出现分歧。如何避免合伙人内部的矛盾的加剧,甚至导致企业分崩离析,史提夫给出了答案。
“我的父亲和理查·狄维士是一生的挚友。”史提夫说,两个家族的伙伴关系不仅体现在对公司所拥有的各50%的股份上,更体现在对公司的和谐管理上。史提夫与德·狄维士组建管理团队已超过10年,而父辈的友好合作关系就是他们学习的典范。“关于安利企业文化,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伙伴关系,特别是我们两个家族之间、我与德·狄维士先生个人间的和谐伙伴关系,是安利公司的根基所在。”
史提夫开玩笑地说他与德·狄维士的办公室紧挨着。当两人的意见出现分歧时,年长些的史提夫就会走进德·狄维士的办公室,坐在德的办公桌前对他说:“德,我们现在真是应该做些什么了。”就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两人会坐下来讨论,直至达成一致。“所以,当我们作出决策的时候,那一定是我们两个人一致的决定。”史提夫说,也正是由于两人、两个家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他们总能最终达成共识,而这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真谛。
“对于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我要祝他们好运。如果要说什么建议的话,我想就是要尊重你的合作伙伴,要由你们的团队妥善解决自己的分歧。”史提夫说道,“绝对不要对你的合作伙伴说:‘我之前告诉过你的’,不要指责,不要埋怨,更不要纠结于过去,而是要向前看。” 齐旭
相关链接
部分美国家族企业
◆ 沃尔玛 1962年,山姆·沃顿在阿肯色州的罗杰斯开了第一家沃尔玛。如今,山姆·沃顿的儿子罗伯现任公司董事长。沃顿家族拥有的财富价值达1500亿美元,目前依然控制沃尔玛超过50%的股份。
◆ 福特 110多年前,亨利·福特成立了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他的梦想是销售工人们能买得起的汽车。目前,亨利·福特的曾孙小威廉·福特担任着公司执行董事长,其他第四代与第五代均参与公司运营。福特家族通过特殊类别股票,依旧控制公司40%的投票权。
◆ 康卡斯特 美国互联网服务商巨头康卡斯特的“开山掌门”是做男装起家的拉尔夫·罗伯茨。这家成立于1963年的公司开始仅有1200名用户,如今它不但是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还收购了美国第二大有线电视运营商时代华纳有线。罗伯茨的儿子布莱恩目前担任公司CEO,持有公司33%的投票股权。
◆ 21世纪福克斯 许多美国电影开头都少不了出现21世纪福克斯的标志性动画。无论与邓文迪的狗血离婚大战闹得多凶,默多克仍稳坐公司董事长兼CEO之位,目前拥有公司39.4%有投票权的B类普通股。今年年初,默多克任命儿子詹姆斯担任公司首席联席运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