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实训3000人
上海现有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持证残疾人17.1万人,自2003年开始,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推出上海市残疾青年职业见习基地建设计划。10年来,共有约3000名残疾青年参加实训,在显著提升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后,其中逾一半青年顺利就业,大多数被见习单位留用,还有一些则被推荐到同行业的其他单位。
例如,全市第一家见习基地麦当劳公司累计已招募160名残疾青年见习,其中留用69人,另有几十人分散到其他餐饮企业就业。大金空调(上海)公司从2005年最初的9名听力残疾员工扩展到现在的66名残疾员工,就业率达到97%。
在岗发挥更大能量
实现较高的就业率,不仅因为这些参与企业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为残疾青年开发并度身安排合适岗位,更因为残疾青年的能力在见习中得到大幅提升,也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认真和进取心。学尔森集团此次成为市级见习基地,与之前招录2名听障员工的突出表现大有关系。海神诺富特大酒店的人事主管也说,因为输送给关系企业的五六十名残疾青年表现很好,所以,这些企业的人事主管也经常感谢他们成为集团的“人才蓄水池”。曾在麦当劳公司工作的一位高管在接触了这些残疾青年后,不断牵线搭桥,推荐成立红星美凯龙等新的见习基地。
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赵伟时说,最近推荐了一名在华东政法大学就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到大金公司担任见习文员,最初见到他时,觉得他十分内向,不善交流,就业志向也有些不切合实际;几个月后再见到他时,小伙子似乎变了个人,不仅主动与赵伟时打招呼,谈起企业管理和个人发展也头头是道,更加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岗位多元收入增长
提升了能力的残疾青年们在岗位上发挥出更大能量,使自己的就业道路更加宽阔。例如在大金公司,他们从最初集中在包装流水线操作,扩展到如今的设计、人事管理、财务等多个岗位,工资也增加到每月五六千元。而且,见习基地的行业和岗位类型也不断拓宽。即将挂牌成立的金山廊下果蔬园艺公司见习基地就改变了以往郊区种植业给人的传统印象,不再是安排果蔬种植等劳动力密集型岗位,而是开发出网络营销和社区配送等新型岗位,将居家就业、社区就业等结合起来,更适合具有较高学历的市郊残疾青年在社区工作。
今年起,残疾青年见习基地发放给见习学员的生活费补贴从原先规定的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60%提高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使得见习期间的待遇有所提高,大家参与职业见习的积极性更高。今年下半年,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还计划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见习基地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岗位要求、带教计划、就业跟进、见习成效等进行科学考核,使基地运作更加规范、可持续,推进更多残疾青年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健全人平等竞争,破解就业难题。